“出大力”政府定产业方向
洋县处于秦岭南方,植被丰富,但因为生态保护等原因,不能进行工业发展,山区农业发展难度很大。实践队员走进养蜂农户家中了解到,虽然很多农户都依靠当地旅游业发展,进行景区个体商户和农家乐经营,增加营收,但旅游业淡旺季收入差异过大,再加上山区农户较多,仅靠单方面营收只能使当地农户实现脱贫,乡村振兴的未来规划和生活水平要求不能得到保障。当地政府根据地形条件和植被特点以及借鉴其他一些地区的脱贫成果,综合分析,发现养蜂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可复制、能持续、保生态等特点,非常适合当地山区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需要保护生态的条件,所以对养蜂产业进行引进。在镇政府公告栏上,实践队员们看到,针对养蜂等产业,政府每年均会核算数量发放产业分红鼓励养殖。此外,该地政府还对养蜂产业进行了合理规划,成立了养蜂合作社,邀请了部分行业企业进行对接,对后期的市场推广进行了筹划,保障了洋县周边养蜂产业未来的发展。
图为当地主要蜜源油菜花
“多维度”合作社保产业运营
有了蜂群和蜂箱只是完成了养蜂产业的第一步,养蜂技术、蜂群管理、规范生产、蜂蜜销售等环节同样重要。在交谈中,队员们对当地政府组织成立的养蜂产业合作社进行了重点调研。养蜂产业合作社对蜂群来源、生产管理、蜂产品的收购、销售每个环节都有专门人员进行负责。“蜜蜂生活好了才能产好蜂蜜”。蜂群来源方面,合作社相关人员针对气候、环境和蜜源资源条件,选择了适合山区蜜蜂养殖的中华蜂和养殖中华蜂所需的蜂箱。保证蜂群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方面,当地政府还会组织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进行标准化养殖和生产,使农户在养蜂过程中既不出现因技术不足而导致的蜂群死亡,又保证了蜂产品的质量;保障农户稳定收益的同时还为蜂产品的后续的销售打下坚实基础。“销售好是保障发展的重要前提”。销售方面,合作社采用“多方法、多方式”的销售模式。线下销合作社首先为当地景区土特产商户提供货源,其次通过政府邀请对接企业进行合作;线上同时进行线上网点销售。线下线上销售相结合,保证农户的蜂产品可以及时售出。此外,当地合作社注重蜂产品的精深加工,加快蜂蜜及蜂胶、蜂王浆等高附加值蜂产品开发,提高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图为当地个体商户为实践队员介绍图特产蜂蜜
“新思维”梯度养植提产业收益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实践队员经过系列走访调研深刻感受到农村天地大有可为,专业知识在农业实践中转化成农民安居乐业的“金钥匙”。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在蜜蜂养殖过程中,养蜂产业合作社不限于单独发展养蜂产业,同时在养蜂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总结,合作社根据一些实践经验和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综合洋县周边山区自然条件,发现当地同样适合梯度养植,即采用养蜂产业与经济作物种植业相结合。经济作物在花季可以为蜜蜂提供更加丰富的蜜源,同时蜜蜂在采蜜的过程中为经济作物进行传粉,增加经济作物的产量。做到动植物互惠互利,养蜂产业和种植业共同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梯度养殖开展的过程中,政府与养蜂产业合作社联动,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对养蜂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把养蜂和经济作物互助的理念和技术普及给农户,保障农户在梯度养植中稳定发展增收,农户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户的生活在养蜂产业发展中比蜜更甜。
图为当地养殖蜂箱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走进山区,感受到秦岭南部的自然生态之美,了解蜂业养植与植物互利互惠的养植模式,体会到创新型农业对乡村振兴关键作用,总结出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技能引领是乡村农业振兴的“三大法宝”。深刻理解到掌握知识的青年人在乡村天地大有可为,立志增强技能、砥砺品格、心怀祖国山河,成为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87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