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十四个坚持”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已步入全新的社会,社会矛盾也开始发展为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群众需求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群众利益受到影响,造成社会层次的矛盾快速积聚,倒逼政府转变职能,建设现代化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而“办不成事”窗口应运而生。 为深入了解“办不成事”窗口的开创背景及发展现状,体会国家在社会服务创新问题上的新理念,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实事惠民实践团抵达日照市东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以“办不成事”窗口为主体的调研活动。 以人为本,实事惠民,“办不成事”窗口设立深得民心 20日上午9点半,实践队员抵达东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首先对服务大厅里来办事的群众展开调研,向他们询问有关“办不成事”窗口设立前后自身最大的感受、身边生活的变化,以及对该窗口满意程度等。对于“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群众一致作出好评。在采访过程中,其中一位吴女士表示,她本是去办理住房补贴业务,由于房屋出租人未能到场而办理失败,“办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员接到吴女土的反映后,带领吴女士一同到住房补贴申领窗口进行咨询。经过一番仔细了解后,相关工作人员就相关情况对吴女士进行了解释,并随即帮助吴女士妥善解决了此事。事后吴女士表示:该窗口是真真切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一些企业和群众基本上都是来一趟就能办成事,并且整个过程十分轻松高效。 通过随机采访来访群众对“办不成事”窗口设立的看法与感受,实践队员们发现极大部分群众对“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非常满意,且向实践队员们表达了他们内心的赞同与喜悦。 服务优化,群众支持,“办不成事”窗口建设日渐顺利 随后,实践队员与先前取得联系的服务中心负责人进行汇合,负责人在热情地接待实践队员的同时对“办不成事”窗口以及实践队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地介绍与解答。该负责人介绍,日常业务办理主要是通过线下的方式,即电话受理,较为简单的事务即可当场解决,避免一些复杂的过程。而日常较为复杂的、需要多方协调的业务办理,他们将会在台账上记录下群众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后续协调事务等。此外,日常业务是按照行政审批的五个科室进行大致分类,这五个科室分别为市场准入、投资项目、工程建设、社会事务、农水事务。 该窗口的工作流程虽较为简单,但每一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协调,服务中心也在不断提升服务事项办理成效、缩短办理时限、提升办理效能,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和引导,做到一次性告知,让办事群众少跑腿、不跑冤枉路。因此,“办不成事”窗口获得群众的高度认可,发展之路也日渐顺利。 创新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逐步推进“办不成事”窗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是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要求新部署。此次实践调研,实事惠民实践团走访日照市东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与相关责人进行深刻交谈,深入了解到“办不成事”窗口是政务服务创新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政府部门心怀群众、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既增强了共情感,又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 关注“办不成事”窗口,助力政务服务创新。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丰富头脑开阔眼界,一方面有助于锻炼实践成员的沟通交际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实践队员对“办不成事”窗口及政务服务发展现状的了解,为实践队员对“办不成事”窗口提出改良型建议奠定基础,并为实践团下一步的调研指明方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89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