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9日,林业局五位相关工作人员、枣庄学院两位老师、“枣树医学”调研团队,来到了德州乐陵朱集镇万亩枣林——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开展一系列活动。
跟随“三下乡”团队,我们不一会就来到了万亩枣林,我自己其实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乐陵人,惭愧的是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看着汽车窗外不断向后退去的成片的枣林,尘封在记忆深处的关于你的故事逐渐涌上心头。
乐陵这座千年古城,名字的由来传说是因东汉年间乐毅将军而来,但在乐陵,比乐陵建城史更早的是金丝小枣,资料记载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几千年来,关于金丝小枣的传说不断发展凝实,世代相传。这得从3000年前开始说起:
据《战国策》介绍,苏秦游说六国时,曾向燕文候提出过发展金丝小枣的建议,可惜未能引起重视。
据《唐枣碑铭》记载,唐元和八年(813年),乐陵发生大海啸,方圆百里一片水天泽国,唯有一棵枣树幸存下来。
明清两代,乐陵小枣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使久经战乱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曾颁诏天下:“枣、柿丰年可卖缺,歉年可以为食”倡导当地群众大栽枣树。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乐陵知县王登庸也主张“教民树艺,劝民种枣”。
《山东通志》记载:清嘉庆年间,乐陵知县张大成“立枣林书院,延名师主讲”,对乐陵小枣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乐陵大批枣树被毁,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乐陵市枣树不足30万株。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乐陵小枣得到了新的发展。
与老师同学漫步在枣林中的步行道上,听工作人员讲述小枣的故事,对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曾不止一次看到过关于金丝小枣的基本情况——万亩的种植面积,500年以上的枣树近1.5万株,1000年以上的枣树近3000株····数据上的震撼远远不及来自视觉上那种直击内心深处的来自千年的对视。我们看着眼前一望无际千年枣林,看着时光在枣树上留下的刻痕,不禁感叹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昭君不知回溯,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螟蛉者,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由于最近几天下雨的缘故,枣树显得额外翠绿,仔细看去,树叶上那晶莹剔透的雨水折射出五彩的光,看着枣树上密密麻麻的绿色果实,不由得幻想到当这些果实转为鲜红色时的美丽场景。依稀还记得高中语文老师向我们提起的枣树四不争精神——“叶不争春、花不争艳、冠不争天、根不争地、”是千百年来家乡人民口口相传的对枣树精神品格的赞颂。不争的枣树,在沉静中积聚力量,在低调中呈现朴实,在名利中忽略得失,在相处中增进友善,把时光浓缩成一颗颗甜美的果实,回馈着滋养它的大地,浸润着者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不争,是枣树的智慧,更是大自然传递给我们的智慧。
陪伴了乐陵千年的枣树,岁月无法抹去你的身影,更加固了我们之间的血脉联系,我生于这片土地,我热爱且感激有着枣树的这片土地,我想为家乡的枣树产业发展可以贡献的我这微不足道的力量,所以今天我来了,看着隐藏在绿色深处的病虫害,我想我们可以通过此次活动帮助果农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也就不虚此行了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92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