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找回应有价值,少数民族村发展之道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珏

找回应有价值少数民族村发展之道

浙江理工大学十二团二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浙江杭州桐庐莪山畲乡民族村开启志心书院耕读活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躲避喧嚣的人群,寻一处世外桃源,旅居几日,是一件奢侈的事。

我们向往的桃花源,生机勃勃、古朴纯真、恬淡自然、富足祥和。那里与世无争,却不与世隔绝,能够抚慰我们疲惫的身心,也能给我们提供舒适的所在。我们悄然来去,它安之若素,不为所动。但桃花源难觅,正如许多专家和游客理想中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心向往之,但尚需求索。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抹绚烂的色彩。它历千年风霜,在我国各地极具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古老村寨中默默传承。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休闲旅游和文化消费的需求逐年增大,这些隐匿了千百年的村寨,凭借保存完好的乡土建筑、与自然相协调的村寨环境、浓郁迷人的民族风情,在乡村旅游的热潮中崭露头角,成为稀缺的旅游资源。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既是发展资源同时又是保护对象。它们多位于边远地区,经济落后,贫困问题突出。由于缺乏保护,在现代化、工业化的冲击下,村寨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正急速消失。旅游脱贫、旅游扶贫已经成为很多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古村在被推入旅游市场后,凭借良好的资源引得游客蜂拥而至,在改善当地人的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地冲击着当地人的内心秩序。在商业利益面前,很多乡规民约被打破、民风民俗被恶俗化。有的游客评价自己的旅游体验是“处处陷阱、步步惊心”。

面对村中岌岌可危的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以及急需改善生活的村民,是任由村寨衰败下去,还是冒着可能会过度商业化的风险,积极寻求诸如旅游开发这样的改变?这是很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面临的现实选择。

经济管理学院“国风小队”实践团队(十二团二队小分队)报送信息

通讯员王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94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寻找平衡点,少数民族村落发展前景
寻找平衡点,少数民族村落发展前景浙江理工大学十二团二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浙江杭州桐庐莪山畲乡民族村开启志心书院耕读活动。“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发展少数民族特…
农林大学子三下乡: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以安茶助推乡村振兴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的讲话精神,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巩固脱贫攻坚任务,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7日18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乡村扶贫振兴实践队赴安溪县龙门镇洋坑村“19…
邵院学子三下乡|循迹将军故里,传承革命本色
回忆过去,不平凡的岁月。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她的旗帜下,涌现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国人,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奉献了青春和生命。7月7日上午,邵阳学院“学党史,…
爱水、护水,一刻不能停 ——水利学院助力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现状调研团
7月13日,为了推进新时代爱水、护水的传统美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小青暑期社会实践队决定在风景如画的龙子湖公园展开活动。队伍到达龙子湖后,分成两支小队伍同时展开行动。龙子湖虽然风景如画,但是不可避…
推进瓯海“碳达峰·碳中和” 我是行动者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增强社会大众节能减排意识,2021年7月22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赴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在娄桥街道娄桥社区服务中心集合,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辖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宣…
华水河小青、护水永不停 ——水利学院助力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现状调研团
今天是7.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河小青队员乘车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如意湖,早上起来的人还不是很多,大家就帮着环卫工人清理了如意湖周围的垃圾,我们也在清理垃圾的时候询问了环卫工人平时哪些地…
飞速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问题分析
飞速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问题分析浙江理工大学十二团二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浙江杭州桐庐莪山畲乡民族村开启志心书院耕读活动。在对畲乡民族村进行考察后,实践团队成员发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少数民…
岭师山楂树实践队:致敬挥洒汗水、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者们
人生如一台戏,即使我们只能做幕后,也要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人生中,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在此致敬幕后工作者们,你们辛苦了!要说到一支队伍之中,最辛苦的莫过于后勤的队员了。其他队员还在睡梦之中…
以合肥为例探索殡葬改革发展方向——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采访报道
2021年7月17日,我们前往大蜀山文化陵园开展了第一次实地调研活动。我们提前联系到一位工作人员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大蜀山文化陵园的改革发展历史。大蜀山文化陵园的前身是大蜀山革命公墓,于1964年2月动工,1965…
“砼心予民,筑梦金滩”实践队赴菏泽市进行乡村调研 7.25
“砼心予民,筑梦金滩”实践队赴菏泽市进行乡村调研为切实感受黄河滩区居民住房问题实际情况,探索引起房屋沉降原因,找出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农村房屋质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7月25日,“砼心予民,筑梦金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