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热烈,天空湛蓝点缀着几朵白云,耳畔蝉声鸣鸣,我跟随三下乡队踏上了前往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的旅程,开展为期三天两夜的暑期“三下乡”调研活动。早有听闻,军营村曾经是厦门最贫穷的高海拔村,交通不便,经济基础差。近年来,在全村共同努力下,军营村已经摘下了落后贫困的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 “生态村” ,“文明村”。 此次实践调研,是让我是深入这个小山村,了解它背后生动故事的一次很好的机会。
在到达军营村之前,我曾不止一次对这个可爱的小村子进行设想,那里绿树成荫,路旁的乡下小屋整齐有序的排列着,田间是村民劳动的身影以及他们用汗水浇灌的瓜果蔬菜,远处偶尔传来孩童嬉戏的声音。小小山间公交在弯曲盘旋的山路缓缓前进,望着窗外绿色盎然,群峰相叠,鼻尖飘来草木清香,原本会晕车的我,这次并没有任何不适。一路晃晃悠悠,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军营村。
短暂休整之后,我跟随队伍的指导老师前去拜访了军营村书记苏海亭先生和经营西营民宿的高美玲女士。在交谈中,我得知军营村村委会倡议发起并建立了一个“返乡青年创业联盟”,旨在通过联盟形式聚集更多返乡创业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军营村青年返乡就业创业。我不经回想这一路走来,村子里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军营村同大多数乡村一样,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求学或打工。我认为之所以会有青年选择返回家乡,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是乡村的生活质量已经得到了提高。依托新修建的公路和铁路,人们可以便捷快速的从县城前往大城市。另外一个是互联网把大城市的生活与乡村连接在了一起。村子的年轻人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大城市里的资讯,同时也能够把乡村的里的资源向大城市展现。用高美玲女士的话来说,就是:“军营村是需要年轻人的,村子里有很多资源,不比在外面差的。”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两次接待习总书记的军营村老村长高泉国的旧居。高老村长亲切的接待了我们,谈起昔日总书记前来扶贫调研时的音容笑貌。老先生依然记忆犹新,高泉国老先生慷慨而言:“我端出的茶杯,很多下乡干部喝不下去,但习端起茶杯就喝。乡亲们看了很感动,有什么掏心窝的话都对他说。”我认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从军营村身上,我看到了领导人的牵挂,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村民自身的实干以及新时代青年人的助力,正是因为有了这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军营村的发展呈现出了“1+1>2”的效果,放眼望去一片欣欣向荣。
走在军营村,随处可见的一句标语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我对这句标语感悟颇深,看着四周郁郁葱葱的山林,这不就是给山带上了绿色的帽子吗。而山下,是村民们种植的茶树、地瓜一类的经济作物,茶业成为了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我们必须承认乡村的发展早已不单单停留在经济范畴,而是包括生态、文化、社会治理等全方位地变革。
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创业,如今的军营村因为有了新鲜的血液而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们走过了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次三下乡实践必将成为我今后人生中的宝贵经验和财富,身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更应该勇于争先,不断进取,尽自己所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通讯员王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9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