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待映山红开遍,留芳百世

来源: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Lu梓酱

百年历久弥新,百年风雨兼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期望,身体力行庆贺中共成立100周年,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践行革命精神,深入了解红色资源的重大意义,巢湖学院“探寻红色金寨,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队于7月20日前往金寨县梅山镇开展红色调研活动,参观红军广场及革命博物馆,去探寻那些“红色”背后的故事。

7月20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金寨红军广场、金寨县革命历史博物馆、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红军烈士墓园等红色革命景点参观学习。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内,实践团队参观学习了许多烈士的英雄事迹,近距离观赏了红军在艰苦作战环境下的贴身物品,重温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团队成员不仅为红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作战、艰苦奋斗、敢于为自身理想和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所感动,而且深刻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艰辛与不易,让团队认识到传承红色文化的必要性。

在团队进行参观的同时,偶遇了不少前来参观的游客,怀着好奇心,团队成员与他们展开了交谈。在与游客们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金寨作为仅次于湖北洪安县的“第二大将军县”,其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而在参观过后,他们更加了解了红军战士们的辛苦与不易,感叹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

为了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探寻红色旅游在金寨发展中重要地位,团队成员特意前往历史悠久的红军村前去探访。在探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感受到了当地环境的优美,更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在探访途中,团队成员分别拜访了两户人家,一户为退伍军人,一户为原民政局退休人员。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到了红军村的由来、红军历史以及多处红色遗址。在谈到金寨的红色旅游资源时,久居红军村的老党员眼中满含激情与希望,兴致勃勃地说道,“在我年轻的时候,金寨的红色旅游资源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知名度,我作为一名老党员,深感遗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越来越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当地政府在大力扶持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把我们金寨的红色文化发扬了出去,还带动了更多人前往金寨来参观这些红色遗址,这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更促进了我们金寨经济的发展,现在一大批的产业和品牌都被带动起来了,形成我们金寨现在发展的好得很嘞!”

习近平主席曾说道:“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而“探寻红色金寨,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队也正是怀着对红色文化的敬仰,才来到金寨这个满含红色底韵的县城。革命博物馆里,红军广场旁,红军村街道上,处处都留下了调研团队的身影。回望此次实践,团队成员们不仅真正感受到了老党员口中的红色精神,而且深刻体会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大学生身上的重担和使命。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旁,我们理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而努力,应以红色精神为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阔步走向中国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96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沈阳城市学院第八届环境文化节 表彰大会圆满落幕

为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师生树立环保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校园文明建设,4月16日下午,沈阳城市学院第八届“绿岛春‘锋’行,美景共绘就”主题环境文化节总结表彰大……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校学生会查看全文 >>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全国路演 沈阳城市学院站完美收官

本网讯(校团委李家毅)2025年4月21日17时30分,公路喜剧电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主创团队受邀现身沈阳城市学院绿岛讲堂,举办校园路演活动。导演陈孝良携演员曾毅、周奇、赵海燕、张智超……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校学生会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举办康师傅主题活动 青春活力点燃赛场

本网讯(校团委张嘉琪)为丰富校园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深化校企合作,2025年3月21日15时,由康师傅独家赞助的篮球总决赛于沈阳城市学院玫瑰园篮球场圆满举办。此次活动……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校学生会查看全文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沈阳城市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

本网讯(校团委李家毅张嘉琪)为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沈阳城市学院学子积极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践行沈阳城市学院“我行……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校学生会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第十三届“雄辩绿岛” 青年辩论赛半决赛圆满落幕

本网讯(校团委李家毅)2025年4月9日13时,沈阳城市学院第十三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半决赛于我校建工楼410教室成功举办。参赛双方分别为正方商学院与反方文化与传播学院,五大学院的学生……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校学生会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纷纷踊跃参加,用热血传递爱心,以行动诠释担当。为确保此次……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

校团委(本网讯李家毅)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校学生会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团队协作与凝聚力,2024年11月13日13时,校团委于我校三期操场开展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此次活动由文体部策划筹……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校团委潘姝宁李家毅张冰)为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4年10月22日,沈阳城市学院2024年“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社会实……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界融合,智创未来!第十五届三创赛决赛圆满落幕

4月19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赞助,至名集团运营总监王超、湖南贸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开,湖南科技大学电子商务“创…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开展学校第十三届“书香润理工·数智启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开展学校第十三届“书香润理工·数智启未来”世界读书日活动“最是书香能致远”,为营造馥郁读书氛围,鼓…

领航之声,逐梦同行——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青山区钢花村

领航之声,逐梦同行——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听总书记的话·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为深入学…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最新发布

7.24天子山三下乡日记
(通讯员:张润佳吴铁娟)7.24星期六天气晴虽说昨天立下了睡到日上三竿的誓言,但人总要贴近实际,十点半醒也算是完成任务。在床上躺到了十二点但并不想去吃午饭,感觉最近都没有怎么好好吃饭,上楼一量果然…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能够在这样的一支队中,我感到十分的开心,同时给我也不小的压力: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到的比我多,我要不断的提高才不会被他们落下。从活动的总体上来说,我认为是成功的。“成功”:不是说活动开展的怎样怎样…
湖北学子“三下乡”:军爱民,民拥兵,同呼吸,共命运
湖北学子“三下乡”:军爱民,民拥兵,同呼吸,共命运每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的英雄,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奉献着自己守护着我们的可以说就是军人们了,放眼全世界,能像中国这样,军人与百姓如此和睦相处的情…
“云上慧”支教,我们在行动
6月2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云上慧”支教团队为恩施和安陆两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为期一个月的“线上课堂”,“线上课堂”不仅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的基本课程,还开设了折纸、美术、魔方、少儿编程的兴趣课程…
科技团队调查问卷
今天是2021年7月26日,我们暑期科技团队进行了最后一次实践活动。由于台风天气的影响,原本线下的问卷调查活动改为线上进行。通过电子问卷的制作和传阅,实现问卷调查的目的。为了能在生活中更好实践科学,将…
苦口良药
西医学发展到现在几百年,和疾病的斗争就没停歇过。有些人觉得中医不科学,其实是不对的,现在都讲中医现代化了,慢慢地也通过科学研究去证明中医的科学性。你再说中医怎么不好,但是它却庇佑华夏人五千年,…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今天是7月17日,我们开始了正式的调研,队员已经写好了调查问卷,总共有4篇,它们分别是廉江红橙的历史文化、廉江红橙的种植培育推广、商家方面和客户方面。队员每一篇调查问卷都设计了十几个问题,问题很有…
高山情缘,不忘初心——集大学子重走初心之路
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这些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7月12日,为探寻乡村振兴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追寻初心使命,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农旅莲华,绽于电商”实践队,…
湖南师大医学院“天使在人间“开展趣味知识寻宝竞赛暨党史教育
7月25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天使在人间”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大塅镇中心小学开展趣味知识寻宝竞赛暨党史教育,实践团全体成员以及夏令营全体营员参加。活动过程中,20余名营员分为7组,通过在校园里寻找四…
不同的角色,不变的传承——向阳花社会实践队三下乡心得感悟
很熟悉的一句话,“谢谢老师,老师再见”,上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在大二的最后一堂课上,作为学生的我们在课堂结束后与老师进行道别。再次听到,也是学生与老师进行道别,不过这次我的身份不再是学生,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