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吴茂嘉、项文慧、袁铖;摄影 张文捷)7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红心”实践团继续支教课程,助力当地乡村文化振兴。从革命先烈事迹的讲述,到数学思维的拓展,再到英语口语的讲授,实践团厚植教育情怀,播撒快乐、真理的种子。
党史教育课堂上,志愿者吴宇凡以“图说故事”游戏为载体,通过展示图片引入王二小等革命先烈,引导、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自主述说英雄光荣事迹,让学生在党史学习过程中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讲述者。
舞蹈课堂上,“有个国家,她很伟大”清澈明朗的童声响彻一年级的课堂。志愿者向丽薪巧妙融合党史教育与美育,让学生在优美舞姿中滋养爱国主义情怀;数学课上,志愿者张羽晰以寻物游戏、找茬行动作引,令学生在游戏参与中体味“一对一、一对多”的对应思维方法,让学生在自主解题中将对应思维的数学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感受数学魅力。
一年级学生的英语课上,志愿者张文捷在热身活动中配合动画启蒙歌曲,带领学生边唱歌边学习brush,teeth等单词。“brush! brush! brush!”孩子们模仿着动画人物刷牙的动作,边笑边唱。同时,张文捷还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家庭话题,利用家庭树讲解father、mother等单词,孩子们踊跃举手上台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十分热闹。在礼仪课上,志愿者杨静仪厚植德育目标,以校园礼仪为主题,从课堂、课后、集体活动等方面介绍礼仪事项,加强孩子们对校园礼仪规范的了解和重视。
数天的教学活动后,支教老师们已经对学生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有了基本了解,并尝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更贴合学生需求。英语组张文捷表示:“在了解学生后,我会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难度设置、语言表达等。例如在一年级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把单词和句型直接灌输给他们,需要配合多媒体、生动化语言和细心的解释来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支教活动中,青马红心实践团也厚植德育情怀,坚持智育和德育并施,不仅在日常知识教育中传递友善、互助等道理,还专门开设礼仪课,让学生在道德规范学习中养成美好品德,坚持五育并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97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