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邢台7月23日电(通讯员 胡鑫鑫)相关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因各种意外伤害死亡,由于民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低,70%的患者在病发后的“黄金时间”内得到不到有效救助而死亡。触目惊心的数据令人咂舌,而数据背后的原因更是令人心痛。为此,7月23日,在云下乡的第四天,广东医科大学心晨志愿服务队决定向化州市江湖镇坡心村的居民们科普急救知识,希望他们可以借课堂之所学,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救他人于水火。
生命无小事,急救很重要
“大家知道医院为什么要设置急救绿色通道吗?”主持人向参与者们抛出问题,在了解到大家对急救有一定认知但并不完全准确后,主持人才说到:”因为,时间就是生命。“语气沉重,掷地有声,十分具有感染力。在众人纷纷陷入思考时,主持人趁热打铁,借助短视频带领大家回顾了18年前“足坛悲剧——维维安·福猝死”的事件,主持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影片中医护人员并未对维维安·福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成功脱险的机会一步步远离,整个过程令人扼腕。观众们又一次陷入沉思,主持人没有再说话,但对于ppt上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急救知识?“众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抢救生命的“黄金四分钟”——心肺复苏
中国每年心脏猝死的总人数高达54万,居全球之首,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而60%以上都发生在医院外。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4分钟内对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就能大大增加他的生存几率。因此,服务队为大家准备了心肺复苏知识的讲解专题,讲解内容主要包括心肺复苏的运用情景、做法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
在播放完提前录制好的讲解视频之后,为了解大家对讲解内容的吸收程度,主持人向大家提问:“大家觉得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应该注意什么呢,然后呢,再然后呢?”一位小朋友抢答道:”要快,要特别快,要非常快,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嘛。”主持人笑而不语。“我觉得首先要快,然后要注意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然后吹气的时候,要快速连续,不要停顿间断。”大家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讨论区声音渐渐平息之后,主持人又将录播视频放映了一遍,再重新提出刚才的问题,这一次,村民们又给出了许多不一样的答案。
这时,主持人才说道:”大家都对急救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更清楚的认知,我很欣慰,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实施急救的前提都是“现场环境安全,我已做好防护”,只有保护好自己,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接着,主持人对大家提出的关注点做出了充分的肯定以及进一步讲解和强调,并对实施心肺复苏的其他注意事项进行了补充说明。
“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
在海姆立克急救法讲解专题,为向参与者们灌输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重要意义,志愿者以2017年6月发生在广东佛山的一起“5岁女童吃香蕉噎死”案件引入,无意对当时的热点新闻进行评说,只是觉得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若当时案发现场有人能够结合症状判断患者为异物阻塞气道并快速实施急救,五岁女童的生命何至于终结在那个夏天,死神的双手怎会有机可乘?”PPT上的问题发人深省,直入人心。
接着,主持人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开始讲起,他将人的肺部比作成一个气球,气管好比气嘴儿,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后,给气球的中部施加压力,气球内空气就会形成气流将阻塞气管的异物冲出。期间有一位小朋友不能理解“施加压力形成气体流”的具体情形,主持人便耐心解释道:“小朋友,将你的腮帮子鼓起来,然后用你的小手按压下你的小脸蛋,是不是就感觉有一股气流从你的嘴巴里跑出来了呀!”这样的实际体验与抽象理论相比,更加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小朋友们也纷纷点头回应讲师。随后,借助录播视频,配合图片,村民们也逐渐了解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适用场景和具体做法。在这里,讲师反复强调,3岁以下儿童和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发生意外时,所应实施的急救措施不同,大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在课程末,讲师表示,食物、异物阻塞呼吸道的情况十分常见,在有小孩的家庭更是普遍发生,错误的处理方法不仅不能解决患者的不适,反而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吸的标准方法,大家学习它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年来,国家在公众培训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央视、一些地方卫视等每天都在播放急救常识的公益广告,但是急救知识的普及仍然显著不足,服务队希望在帮助大家学习一些急救技能的同时,大家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的含义,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即使不能成为患者生命的“摆渡人”,也能在构筑抢救他人生命的“高速路”上出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97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