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践行大别山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王欣欣 王晓宵 张文浩

大学生网报安徽讯(通讯员 王欣欣 王晓宵 张文浩)2021年7月19日至22日,在建党百年之际,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赴金寨县大畈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学校派大畈村扶贫干部的带领下围绕“践行大别山革命精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走进金寨县大畈村,以聚焦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主要内容,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实地调研产业现状,开展志愿服务。

此活动共分为三个模块,即“追溯红色记忆,赓续红色革命精神”“强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 投身志愿服务,展现当代青年价值”。

一、追溯红色记忆,赓续红色革命精神

7月20日,实践团成员走进金寨县红军广场和洪学智将军故居,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和红军纪念堂。在洪学智将军故居,将军后人为团队成员生动地讲述了洪学智将军传奇的一生,将军为党和人民英勇事迹深深触动了团队成员,也坚定了他们传承大别山革命精神的决心和信心。在党史时间学习方面,,实践团成员于7月22日上午在大畈村与村民和党员进行党史交流,从他们口中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艰苦岁月,分享参观革命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图一为实践团成员在洪学智故居听将军后人讲述将军生平

二、强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7月19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前往安徽捷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了解茶叶色选设备的应用与优势,负责人通过普洱茶和斯里兰卡红茶的色选范例向同学们展示了色选机的工作程序,与耗时长、工作量的手工筛选茶叶相比,色选设备可以大大提升茶叶生产效率。

图二为捷讯光电技术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展示茶叶被色选机色选后的情况

7月20日,实践团成员走访茶农、产业带头人和村干部,了解乡村个体茶产业发展现状、茶园茶厂管理现状、茶产业在大畈村“脱贫摘帽”中的贡献、大畈村的未来发展规划和党组织对大畈村的帮扶情况。在与村民的对话中,团队成员分发现当地居民年龄层次较高,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脱贫攻坚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村干部则指出他们将在未来利用茶产业这个优势产业,做好茶产业“村品牌”,帮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图三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村干部

图四为实践团成员走入茶农家中了解乡村与茶产业发展现状

7月22日,校党委书记来到黄龙公社老茶厂慰问实践团成员,在座谈会上听实践团学生代表汇报团队工作,并提出深入调研、细心体悟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变化与做“三农”青年的要求。当天,实践团成员发挥茶学专业优势,从种茶到制茶全流程开展实地调研,团队考察茶园、茶厂的管理状况,发现茶园管理存在规范化程度较低,部分茶园缺少肥料等问题。

图五为实践团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到茶园采茶,为制茶做准备

三、投身志愿服务,展现当代青年价值

7月21日,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知识,与村民分享“冷泡茶制作方法”与茶文化历史,开展“说茶趣”活动,让更多村民认识到茶叶好、好在哪里,走进茶园、田地帮村民分担部分农活,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此外,团队成员还对小学生宣传防溺水、防森林火灾等安全知识。

图六为实践团成员走进村民家中关心生活情况,开展“说茶趣”的活动

图七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茶园中的茶农并分担部分农活

金寨县作为中国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于2020年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党员优秀干部的示范引领下,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摘帽。实践团成员在实践过程中看见村民们对脱贫攻坚成果和大学生的肯定,深刻体会到青年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加入到助力乡村振兴的队伍中去,乡亲们的幸福与肯定则是同学们前进的动力。茶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优势产业,作为农业大学的茶学专业学子,他们立志以大别山革命精神为导向,坚持知行合一,立足专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在乡村振兴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00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调研中垾镇滨湖村扶贫产业园相关扶贫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活动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心怀感激,展望未来
2021年7月26日,为了进一步发挥问卷调查的作用,获取更多有效的乡村信息,拾壹暖阳实践队特联系了调文村村委会,并委派调研组成员唐琪俏以调文村村委会全体成员为主要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问卷调查。在实现乡村…
调研中垾镇滨湖村扶贫产业园相关扶贫干部的心里健康状况活动图组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组…
暑期“三下乡” | 走进革命圣地,汲取奋进力量
7月23日,我校环境学院“青春聚力乡村振兴·当好村镇饮用水源卫士”团中央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中共西北局纪念馆及凤凰山旧址等地,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践教学,通过现场体验、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等…
E路先行实践团赴沂源县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7月26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于当日上午赴沂源县烈士陵园,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悼念革命烈士,以通过活动深入体会沂蒙精神内涵,接受沂蒙精神熏陶。沂源革命老区拥有光辉而惨烈的革命历…
怀红色信仰,不葸前行
滚滚瓯江水携着漫漫泥沙悄无声息地淌过浙西南的土壤。浪花卷起爱国爱民的激情,在那波涛汹涌的历史岁月里激扬澎湃;泥沙裹着沉重的鲜血与泪水,在这片土地上沉淀,江水泥沙孕育着浙西南肥沃的土壤,无数的风…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环保我们在路上
为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7月20日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环保实践宣传。实践队的队员们进行分工合作,更好的促进了活动的开展。一部分成员负责上网查…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环保我们在路上
为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7月20日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环保实践宣传。实践队的队员们进行分工合作,更好的促进了活动的开展。一部分成员负责上网查…
“舞”彩阳光,奔向未来 ——梦启支教团开展街舞课程
7月26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金沙县西洛街道彩虹小学梦启3班开展街舞课程,该课程由梦启支教团成员晁雨婷老师主讲,曲心怡老师辅助。课程伊始,结合同学们的舞蹈基础,晁雨婷老师带领他们从最基本…
栉风沐雨担重任,砥砺前行续华章
2021年7月,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水乡抗战,红色浙江”红色浙江抗战史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第四小队来到了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重睹这曾燃起浙江革命之火的浙西南的无限风采,展开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