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熟悉中药的同学对“黄芪”一定不会陌生,其实在药膳制作中,黄芪也是一味重要的材料,比如,在烟台大学“御膳房”实践队的中药卤煮的制作中,黄芪就有着重要的药效。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后入药。黄芪的功效有很多,比如益气固表。黄芪甘、温,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要药,可治疗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另外,黄芪还可利水消肿:黄芪既能补脾益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为治疗气虚水肿之要药,可治脾虚水湿失运,浮肿尿少。重要的是,托毒排脓:黄芪以其补气养血之功,使正气旺盛,具有托毒排脓、生肌敛疮的功效,可以治疗疮疡、痈疽难溃等症。
因此,脾胃气虚、表虚自汗者、疮疡久溃不敛者,可以服用黄芪缓解病症,而外感初起、阴虚者,则不宜服用。
在中药卤煮中,黄芪作为一味重要药材,与熟地川芎等养血补虚、行气开淤的中药同用,共同发挥了中药药效,为中药卤煮增色,既满足了味蕾,又满足了健康,使之成为烟台大学“御膳房”实践队的又一杰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03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