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法学院携法熠行实践队成员走访了社会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通过实地调研,深刻认识了社会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 “最多跑一地”的创新实践。据悉,这是全国首个设在代表联络站的“诉调对接工作室”。
新河法庭的“诉调对接工作室”共70平方米,有诉调的各类流程,也有谈心室、调解室。新河人民法庭庭长林敏华说:“司法的专业服务,与代表的人脉优势整合,有利于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让辖区内一些矛盾化解难度大、群众关注度高、易酿发群体性事件,消除在基层,从而减少案件数量,减轻法庭负担,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一年官司十年仇。打官司,极易给矛盾双方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工作室把“法庭”搬进代表联络站,高效攻克“急难愁盼”的问题,令百姓拍手称赞。
把法庭“搬”进了代表联络站,让法官到基层“坐诊”,能及时引导百姓化解社会矛盾。每月22日都会有1名法官和3名市级人大代表在此展开接待、咨询、调解工作,重点受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邻里关系、旅游纠纷等9类案件,降低求助门槛,以灵活的形式为群众排忧解难。几年来,35位代表利用自身优势,热心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多余起。特别是一些“赢官司易,但执行难”案件,通过代表的不懈努力和四处奔走,终于得到成功调解,受到了群众的称赞。
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流程如下: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人大代表联络站申请调处纠纷,经过审查不符合调解条件的,将诉讼立案或引导至人民法庭起诉。符合调解条件,当事人填写调解申请书,人民法庭立“民诉前调”案件并填写委派解移交函移送人大代表调解,人大代表联络站填写案件受理登记表可要求人民法庭参与调解。在调处纠纷,调解失败或其他不适宜调继续调节,将出具退送函可引导至人民法庭起诉。调解成功或自行和解达成协议,将当场履行或申请撤回,出具退送函,或签署调解协议书,出具退送函,可以引导当事人至法庭申请司法确认或出具调解书。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是社会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的初心与实绩。通过代表联络站搭建平台,让派出所、司法所等资源下沉,与人大代表一起“三调融合”。工作室的设立也是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的创新实践。这个新平台在形成机制上要有真合力,取得实效上要真发力,持之以恒有真效力。”三“真”合一,有实力,接地气,打通了化解基层群众矛盾纠纷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0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