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进一步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追寻初心中学党史、在调研学习中强信念、在观察实践中跟党走,更好发挥青年研究生讲师团作用,向周围人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烈士的故事、讲好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好,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7月,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前往上海、浙江以“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建党初心”主题开展“追寻建党百年奋斗足迹”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13日上午,实践队抵达上海后,来到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这座饱经沧桑的石库门建筑,1952年9月修复并对外开放,在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中庄严肃穆。100年前,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成立中国共产党。实践队成员浸润在其厚重的历史氛围里,回望了党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那段筚路蓝缕的光辉历史。
随后,实践队前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纪念馆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上海的革命实践,“初心使命”贯穿全篇,共有“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序厅、“前仆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和尾厅等7个板块,综合采用文物实物、视频、油画雕塑、实景还原、多媒体声像等多种展示手段,生动系统地讲述建党历程、展示建党故事、彰显建党初心、弘扬建党精神。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依次参观各主题展区。师生们放慢脚步驻足凝望这些珍贵的文物,仔细观看展厅内一件件珍贵的史料和照片、一个个复原模拟场景,用心体会我们党从弱小逐步发展壮大、经历腥风血雨而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迎来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厚重历史。
14日,实践队一行来到上海渔阳里继续追寻建党百年奋斗足迹。在今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100弄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实践队通过参观回顾了陈独秀创建《新青年》杂志,开展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并于1920年6月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商议成立共产党组织的革命历史。1920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也在此成立,取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实际上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之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通过写信联系、派人指导等方式,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党的一大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老渔阳里孕育了党的诞生,新渔阳里则见证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在老渔阳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不远处便是原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1920年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人陈独秀倡导,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袁振英、叶天底、金家凤、施存统、沈玄庐等8名青年在渔阳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随后,实践队前往参观瞻仰,并集体观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历史资料影像短片。在纪念馆序厅,任天成老师带领全体成员重温入团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大厅,让实践队全体成员深受感染,仿佛回到了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青色砖墙、红色窗棂、红旗飘扬,承载着历史厚重的渔阳里,经岁月洗涤而傲然屹立,不改其色。
参观学习结束后,实践队围绕“开天辟地,日出东方”主题并结合其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渔阳里的心得体会进一步讨论交流,展开了第3次集体理论学习。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通过在石库门回望百年风华,在渔阳里与新青年对话,实践队成员更加明白“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的百年奋斗历程,对于党的初心使命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接下来,实践队还将前往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会址、上海毛泽东故居等革命圣地继续追寻党的百年奋斗足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建党初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2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