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平顶山7月28日电(通讯员冯伊文 徐婉婷)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如今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为唤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体现和谐社会的温暖。7月27日,平顶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学党史·守初心·燃青春”筑梦服务团支教组志愿者对平顶山市叶县仙台镇布杨学校的学生展开家访活动。
心系未成年,情系留守儿
年轻夫妇外出打工,留守的孩子没有了父母羽翼的呵护,从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看,他们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那里得到的,一般只是基本的衣食保障。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在金钱和物质上并不缺乏,他们真正缺少的是父母的关爱和管教。
提起留守儿童这个话题,据悉在第一天招收学生,送学生们来报道的大多都是他们的爷爷和奶奶,很少看到他们的父母。虽然学生们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那么孤单,每天不乏欢声笑语,其实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父母能够陪伴他们成长。考虑到这个方面,支教组的志愿者们在上课的时候,基本不提到爸爸、妈妈、留守儿童,这几个敏感词语。
课上做老师,课下做朋友
支教组的志愿者们利用学生在校的时间多与他们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和学生的相处中,也有一些学生会偷偷向志愿者老师诉说对爸爸妈妈的想念,说着说着眼睛泛起了泪花。看着他们这样,志愿者的心狠狠地揪了起来,志愿者只能拿手去轻轻的拍学生的背,希望以此让他们压抑许久的情绪能够得到缓解。有些学生不爱学习,课上捣乱,课下不写作业,志愿者老师发现这种现象后,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对他们多了一点关心,鼓励引导他们,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
家校心连心,教育手牵手
为了使了解更加真实、全面,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家长的希望和要求,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志愿者们在校长及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家访。在前往家访的路上,志愿者们怀着紧张和激动的心情,一路上都在思考怎样与家长进行交谈,如何让家长放心地把接下来12天的时间交付给支教的志愿者们教他们知识。到达目的地,一家一户的去拜访学生的家长,家访期间,基本上都是学生的爷爷奶奶开的门,一位爷爷对志愿者说:为了生计,大人都在外打工,家里和孩子全部由两个老人照顾。爷爷奶奶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很欣慰,手忙脚乱地招待志愿者老师们。
还有一位令志愿者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位奶奶在看到志愿者来家访询问一些事情的时候向志愿者老师说,家里孩子很懂事,他知道家里不是很富裕,从来不向家里提出过分的要求,说着说着,爷爷邀请志愿者到家里的卧室去看孩子的奖状,孩子仅仅8岁,却能获得一面墙的奖状,看着奶奶在给志愿者讲这些奖状时自豪的神情,志愿者老师们感触很大。
走家入户,跨越电话、微信交流造成的空间距离,近距离地接触家长,面对面的交流,让交流更有温度。不管是热情健谈的家长,还是朴实厚道的家长,都和志愿者老师们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不管是对支教工作的肯定还是提出的期望或提议,都体现了家访的意义,也让家长增进了对支教工作的了解。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那些在外打拼为孩子将来正努力的父母亲们,也一定知道孩子对他们的思念。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要改变留守儿童的现状,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关爱留守儿童,让世界充满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3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