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为“探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了解革命英雄,缅怀革命烈士,学习革命思想,争做时代先锋。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建党百年青年寻访行动”之旅,学习革命英雄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崇高品质,践行革命英雄团结信任、忠党爱国的崇高精神,唤醒和激发大学生纯真心灵中最真挚的情感,加深群众心目中映像。本次实践地点为滁州市定远县藕塘镇烈士陵园、大桥镇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
(一)藕塘镇烈士陵园
藕塘镇位于定远县东南30公里处,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之一。于2005年春,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旅游局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藕塘镇烈士陵园始建于1942年5月,因解放战争初期,新四军二师奉命进行战略转移,被国民党军队77师和138师炸毁、拆除。直至1964年4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定远县委、县政府于原址重建。于1980年建成革命纪念馆,占地面积360平方米。现已成为皖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是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省政府、省军区国防教育基地。
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依次进入馆内参观各个展区,观看一幅幅图画、一段段文字、一件件老物品。感受着先辈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勇气魄。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队员循着阶梯缓缓而上,来到烈士墓群。站在墓前,望着那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墓碑,久久不语。墓群中,空白占据着大部分的地方。他们真的没有名字么?在那个炮火连天的时代,他们奋力抵抗日寇的侵略,无论男女老少、妇孺老幼皆拿起手中的物器。他们的名讳或许未能得以记载,但他们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将一代接一代的留传下去。
(二)大桥镇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
旧址位于定远县大桥镇三官村湾杨村,三面环河。走进会址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观看那一幅幅黑白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81年前刘少奇同志在该村主持召开中原局第三次会议为新四军的壮大和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光辉岁月。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行走在景区内,行走在这充满这硝烟与鲜血的战场上……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先烈们前赴后继扑向敌人的画幅——子弹用尽就装上刺刀或赤身肉搏,直至“轰”的一声倒下。
这次特殊的红色之旅让我们平静的心荡起了层层涟漪。先辈们为了后代能够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不计个人生命,投身与伟大的革命事业中。一村之中,妇孺老幼皆挥动着手中的器物,面对可憎的侵略者,阔步向前……
这一条路,弥漫着硝烟与战火;这一条路,以鲜血与尸体为基石;这一条路,没有鸟语与花香,只有凄惨的哭声与轰鸣的枪炮声……在这一条路上,革命先烈们一次次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转坎坷为通途;前人遍尝苦难,我们安享幸福,前人倍尝艰辛,我们再创辉煌。我想,倘若先辈们能看到这如今的盛世中华,当无比欣慰与自豪。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换的我们今朝发展的机会。为了一个契机,为了创造一个环境,多少代人用他们的肩膀默默承担。过河占高地,冲锋的战士踩着水中战友肩膀过河,不时有人倒下了,有人牺牲了,可这种奔跑却没有停止,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不停的往前冲才有胜的希望,战友的牺牲才是值得的。现在的我们,如那冲锋的战士,必须不停的往前跑,往前冲,不住脚步的去发展和学习,如此才不愧为今天而倒下的先辈,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不仅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种超凡脱俗的气魄、坦荡无私的情怀、乐观向上的态度、艰苦朴素的作风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也真切感受到先辈们无私奉献、舍己为国的崇高理想和执着追求,同时也感受到中国人的凝聚力和爱国情怀。人生需要磨难,需要艰苦奋斗,需要不断地拼搏,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遗风,坚定信仰,不畏艰难,“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励志勤学、刻苦磨练,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吃得下苦、静的下心、守得住清贫,格物致公,夙夜匪懈,在激情的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在自己的角色担当中演绎光彩夺目的生命精彩。(通讯员 李环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6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