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彩挡住了正午毒辣的太阳,些许阳光温柔地倾泻下来,穿过树梢在地上投下了朦胧的影子。怡和社区的孩子们在午间休憩片刻,伴随着穿梭在小区楼宇间的阵阵夏风,陆陆续续地回到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准备起下午的课程。今天下午准备进行的是一项以“致最亲爱的人”为主题的素质拓展活动,孩子们准备好了卡纸、彩笔,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通过制作手工贺卡的形式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朋友师长表达自己的感谢。
在活动的过程中,志愿者给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贺卡制作的方式,还通过图文教程和视频演示教孩子们如何用纸立体爱心。孩子们拿起彩色的四方纸,屏气凝神地跟着教程一步一步地折着,对角线对地整整齐齐,压褶子压地服服帖帖。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折着爱心,空气中散发着别样专注的氛围。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叠了大小各异的三个爱心,当我通过折对角线的方法采出正方形时,一种就为体验的仪式感涌上心头。多久,没有郑重地用钢笔写字了?多久,没有为关切的人写一句话了?多久,没有为牵挂的人去一封信了?展开信纸,用工整的笔体写下温情的话语,合上信封,用一方小小的邮票寄出悠悠的情思。将沉甸甸的信件塞进绿色的邮筒,一声轻响仿佛回应了寄信人深深的关切。现如今,我们与纸张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了。
叠一方小小的信纸,塞进小小的信封,相较于及时、迅速的虚拟网联络方式,带有“老古董”性质的交流方式,书信到底有什么魔力?当邮差包成为一种箱包设计的流行款式,当邮筒成为复古网红景点的打卡标志,当《从前慢》成为了一代人怀旧的流行歌,当“手写体”成为了一种字体样式,书信,它在当代是否还留有一息生命力?还是它已经成为了泛黄在岁月里的时代印记?在我初中的时候,和班里的好朋友会用写信的方式各抒己见、交换观点,质朴却细腻的书信交流为我们思想的成熟创造了很好的空间,三年来一箱子的书信见证了我们彼此的成长。后来我们分别去往了不同的高中,书信往来随即成为了分隔两地的我们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信中有写各自校园生活的,有写学业压力的,也有讨论时事的。当时学校里每个班都有一个专属收件箱,拉开四方的收件箱,要是里面躺着一封四方的信,一整天学习的疲惫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彼时收到信件,还会成为一件“风光”事情,大抵是因为信件总是说明被人记挂着,被人惦念着,有重要之人,有朋友许多,这或许是青葱岁月里最快乐的时光吧。
当孩子们用稚嫩的笔体在纸上写下小小的方块字,纸张再次温热了起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温情也越发浓厚。提笔,对身边的人道一声谢吧,提笔,为牵挂的人去一封信吧,纸笔所能传递的温度会比我们想象的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6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