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内黄,感受革命历程

来源: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郁明路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

2021年7月,我们安阳工艺术设计学院展开了“三下乡实践活动”去往安阳市内黄县。

这次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宣传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以服务群众,锻炼自我,提高素质

为目标。通过义务就诊和散发传单的形式,使内黄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使学生在实践

中提高综合素质,虽然工作是苦的,条件是差的,但是我们也需要到实践去,谁都知“梅花

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他们需要那些有知识,我们需要去贡献量。

此次活动以学党史,办实事,送服务,暖民心”为主题,以建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不仅向当地人民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与贡献,提高了他们对的认识,而且体现了人民的精神面貌和丰富的认知,达到了把弘扬中国红色精神带到农村的目的。贴近民的心,才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民内心所想,才会根深深融入祖国沃土。
我们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地方,做一些调查问卷并进行沟通交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我们志愿者服务“三下乡”队伍有1位老师,15名学生。大家既明确分工,又必须紧密协作。在服务队里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每位队员都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服务和的活动中去,把党史学习教育带到内黄县。每位队员都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懂得了怎样与人相处。在服务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成长。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计划是死的,活动是活的。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个时候就需要体现我们团队的应变能力,和大胆的决策。在开展各项活动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同时我们也接受到了挫折教育。

我们主要活动内容是画团扇送宣讲,讲述建党100周年,宣传党史,传递红色精神。教小朋友画画,参观内黄红色沙区革命纪念馆。

第一天,我们服务队去了人民公园进行党史宣讲,填写调查问卷,并且画团扇,我们穿着统一红色小马甲,带着安阳工艺术设计学院的帽子,正向过路人宣传,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统一着装,不一会周围过来的许多群众,他们询问或者站立凝视,我们积极的向他们宣传和做调查问卷在问卷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团扇不够发给群众,我们服务者临危不惧在现场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现场作画,吸引了跟多的群众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去,首次活动完美结束。

第二天,我们走进了内黄县抗日“堡垒村”余庄村,杨得志将军曾经居住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共内黄县委第一届县委书记史少卿的家乡。我们不仅了解了当地历史文化1939年,杨得志奉中央的命令来到内黄,着手准备建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并驻扎在余庄村。杨得志率部在冀鲁豫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壮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他组织军民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同时组织部队和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巩固和扩大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而且我们还跟着导游参观了历史文化遗址并进行了合照留念。当年,冀鲁豫军区医院就设在余庄。余庄村民积极的帮助救护伤员,八路军帮助村民训练民兵,这种军民鱼水情谊深深烙印在了余庄,党的光荣革命传统也在余庄代代相传。正是这种革命精神的传承,才使余庄今天发生了可喜的巨大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每家每户进行宣讲,填写调查问卷,把一个个党史小故事打印在一张张彩纸上,给每家每户进行分发。中午,我们因为在乡下,没有馆子可以吃饭,只能去那里的小卖铺买泡面吃,走到一个老奶奶家门口时,让我们去家里给我们烧水,一个小小的举动温暖了我们。当地的人们热情朴素,给我们送西瓜,天气虽炎热,但我们内心很暖,得到了他们的肯定。

第三天,我们走进内黄红色沙区革命纪念馆,接受“红色洗礼”。一张张图片展板、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视频资料,使我们学习了内黄红色沙区革命先烈为新中国成立英勇斗争、不懈奋斗的历程,接受了一场生动鲜活的“红色洗礼”!通过这次活动,让每位队员感受到精神的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思想境界全面提升,时刻不忘党艰辛之路、奋斗之路,时刻不忘党奋斗目标、历史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此次我们的三下乡活动到此完美结束。总之,这个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三天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经历了,走过了,收获了。这短短的几天将成为我心底最美好的回忆。我要感谢那些可爱的人民,是他们给了我们成长的经历;我要感谢陪我们下乡的领导和老师,谢谢你们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但我更要感谢一起和我下乡的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是他们让我看到了真正的互相照顾互相帮助的真情。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内黄的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经济发展的更好更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8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传承红色经典,乡约盛夏,贡献青春力量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2021年7月,我们安阳工艺术设计学院展开了“三下乡实践活动”去往安阳市内黄县。这次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宣传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以服务群众,锻炼自我,提高素质为目标。通过…
“以爱之名”三下乡——关爱特殊儿童,呵护折翼天使
不知不觉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过去有一个星期了。这段实践活动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有一种世界,没有喧闹,只有心与心无声的交流,他们用心灵说话,用心灵唱歌,是那样安静和谐,纯真美丽。我们只有用爱…
走进内黄,悟思想,办实事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2021年7月,我们安阳工艺术设计学院展开了“三下乡实践活动”去往安阳市内黄县。这次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宣传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以服务群众,锻炼自我,提高素质为目标。通过…
忆苦思甜知党史,不忘初心记使命
为深入、学习党史、了解党史。22021年7月22日上午,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枫火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来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进行采访考察。成员采访了浙江一所学校的马老师,家庭中父辈祖辈皆为党员,深受…
追长征之路,存爱国之心
为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事迹,感受革命情怀,提高团队凝聚力。今天,实践团赴西安市鄠邑区红军过境户县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重走当年红军路,感受革命先烈的艰辛,体验红军艰苦生活,…
西北工业大学暑期实践队赴井冈山考察实践
2021年7月8日至14日,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远赴革命圣地井冈山。以“重寻红色革命之迹,永续百年党史之辉”为主题、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建+乡村振兴”为对象,展开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壮心不已
(通讯员:朱晓镕)为深入学习宣传红色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党团意识,西安外国语大学枫火志愿者队暑期实践调研团特举办在当五十年老党员采访活动,了解老党员的成长历程,将红色精神与身边的故事相结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乡村看振兴,从‘新’出发”团队举办的乡村振兴红色宣
响应“低碳生活,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7月15日上午,实践团队组织村民们参加乡村振兴、红色教育、垃圾分类等方面宣讲。并且结合村民们的垃圾分类积分,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与村民们开展互动交流,耐心细致…
义教第六天之手抄报 ——浙江理工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赴湖堤村开展调研活动
2021年7月14号,浙江理工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爱心义教的第六天。今天的义教内容仍然是教小朋友制作手抄报,对于制作手抄报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主要是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卫…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富协调发展。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