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城市引领者先锋小组”社会实践团进行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杜天风

为了更好的调研德州市德城区的交通状况,7月21日-27日,“城市引领者先锋小组”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在德城区多个路口处进行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团队成员值勤时间主要为早晚高峰阶段,值勤地点为东方红西路与解放中大道路口、东方红西路与湖滨中大道路口、天衢中路与德兴中大道路口、新湖南大街与东风中路路口、广川大道与三八东路路口等。此次值勤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干好文明交通志愿者的本职工作,疏导交通,维护路口秩序,对行人的不文明规范行为进行劝导,旨在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二是观查路口处的交通拥堵状况,司机、行人的文明出行意识、安全意识,为调研报告的撰写积累素材。

团队成员在值勤过程中,首先是与值勤交警一同在现场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制止存在危险隐患的出行行为,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要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摒弃交通陋习,并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宣传讲解了不戴安全头盔、不系安全带等交通危险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后果,宣传了文明交通和安全出行常识,。其次是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团队成员每人统计每天交通违法人次,对于交通违法过程各种情况学会给予分类和归纳。团队成员通过几天时间的观察总结发现大多数市民的出行习惯良好,出行的车辆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但少部分市民,特别是老年群体,依然存在骑行不佩戴头盔、为抄近道逆行、越线等不文明且危险行为。部分机动车道过窄,特别是有三轮车通过时,会出现小型的刮擦,一些骑行者不能够耐心排队,而是会出现往前拥挤的现象。团队成员在值勤结束后,还对值勤的交警进行了采访,在同交警叔叔的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德城区市民的交通文明出行意识相对之前来说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出现的不文明、违法行为等也在愈来愈少,交警叔叔表示,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理念势必将会贯彻到每一位德城区市民的心中。

经过一周时间的值勤调研,使得团队成员对于德城区的交通状况有了更为系统、全面的了解,为有效总结交通状况,提出相关举措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9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防艾教育护健康,自我认知助成长
为了普及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同时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己、保护自己,7月27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万安街社区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联合青春健康同伴社来到万安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青少年进行防艾…
湖北学子三下乡:教学相长,在传道授业中理解红色文化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日,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暑期实践队开始为期11天的暑期实践。实践队员们从武汉理工大学奔赴随州市曾都区万店镇和洛阳镇小岭冲村,给孩子们普及红色文…
一粒淮安红糯米,一份乡村振兴情
中国青年网徐州7月28日电(通讯员徐文博)2021年7月18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运河小镇看振兴”实践团队前往淮安市清江浦区杨庙村,采访淮安劳模徐海。具体了解作为淮安红糯品牌打造人的…
“彤”心合唱颂党恩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展现新一代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万安街社区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于7月26日带领小学生们学习红色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和《少年》。下…
以红心之名,筑未来之基——遇见晴天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今天是“遇见晴天”暑期社会实践小队支教活动进行的第7天。经过一星期的教学,队员与孩子们已经相互熟悉,他们应着天边朝阳,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红色教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
彤心永向党,少年正当时
飞扬的歌声吟唱难忘的岁月,熟悉的旋律演绎时代的乐章。红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歌精神催人奋进、激励斗志。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一心向党,2021年7月26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
水光村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水光村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烙印在国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愫,是千百年来广大群众对理想家园的描绘和期盼。对于乡村振兴政策中美丽乡村的建设,村民对此有什么看法?如…
红色引领,续写篇章
红色资源是一个地区对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去探索革命年代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了了解湖北省大冶市殷祖镇南山村当地红色…
红歌传唱,“彤”心向党
“红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们传唱红歌更是“党史学习教育要从娃娃做起”的一种体现。为此,2021年7月26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万安街暑期社会实践…
重温百年党史,传承红船精神——河南师范大学 “一带一路 创新发展” 国情观察实践团赴南湖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瞻仰革命圣地,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7月18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一带一路创新发展”国情观察实践团在张浩兴等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嘉兴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