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财大学子走进安徽合肥实地调研垃圾分类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国贸院 作者:常佩莹 王礼凡 王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五湖四海队暑假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为了深入了解安徽省环保局“物尽其用”的资源利用方针,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在具体社会中普及的现状以及其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号召广大在校学生以及社会各岗位工作人员积极响应环保局所发布的相关政策,正确认识垃圾分类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努力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助力垃圾分类尽快尽广地在社会上得到普及。2021年7月13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调研团队——五湖四海队开展为期两天的以“垃圾分类成文明社会,绿色环保助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王有兴老师担任指导老师,15名学生作为调研团队,部分学生前往安徽省合肥市有关环保机构开展此次调研活。

7月13日上午,五湖四海队从安徽财经大学共同前往蚌埠南乘坐高铁前往合肥市。抵达后,队长对下午的工作安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7月13日下午,五湖四海队正式开始了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在活动期间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并携带消毒洗手液。这次调研活动主要参观合肥市包河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展示馆、文一名门湖语小区、庐阳垃圾分类回收联盟、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站。

活动伊始,队员们于7月13日下午大概两点开始出发坐车去参观合肥市包河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展示馆,其位于合肥市滨湖区玉龙路与洞庭湖路交叉路口西北角,是一座集科普宣传、趣味互动、环保手工制作展示为一体的寓教于乐的科普馆。首先,队员们先一起进行了简单的参观,了解馆内介绍的垃圾分类有关知识。然后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对馆内的“重新认识生活垃圾”“奇妙的垃圾分类”“快乐分类魔法乐园”“垃圾分类让世界更美好”四大模块进行的深度的了解。很多垃圾变废为宝的小妙招使成员们大为震惊,更加幸运的是,在队员们参观的同时,一位来自该科普馆的上级领导刚好在此视察,他为队员们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建馆背景,当下垃圾类的重要性的讲解。

在馆内,队员们通过对各种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变废为宝妙招的学习,深入的了解到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在坚持走可续发展的道路上,队员们更加清楚地明白了如何合理的处理垃圾问题,自觉地爱护周边的环境,保护城市的美丽形象!

随后,队员们抵达文一名门湖语小区。文一名门湖语小区是合肥市目前第一个并且最大的垃圾分类试点,队员们前往小区进行采访,在小区里随处可见的是介绍清楚的垃圾箱,诸如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湿垃圾等,各种垃圾均有独自的垃圾箱用于垃圾分类。调研小队对他们在环卫设备、餐厨垃圾、垃圾焚烧方面进行实地调研,从垃圾产生到垃圾处理进行深入了解,并调研人们对垃圾分类现状的了解情况。

在合肥融创城小区的走访调研中,队友们也对居民们做了相关采访:

1、小区垃圾分类的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平时也会在各户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在垃圾分类实行初期会征集志愿者在垃圾回收站旁边引导大家如何正确的垃圾分类,如今居民已经能够独立、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

2、朱先生表示在平时会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行为上不一定能够随时做到。因为没有特定的法律法规强制,所以平时行为上不一定能做到垃圾分类。

3、胡大爷表示平时在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做法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面对一些不清楚是什么类别的垃圾时,及时查阅资料并投放到正确的位置。同时胡大爷还认为实行垃圾分类让小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他呼吁大家一起在垃圾分类上付出行动,每个人都行动,城市才会更美好。

4、刘大爷表示每天早上和晚上6点到9点是小区垃圾投放的时间点,过了这段时间便会有垃圾车把垃圾运走。随着垃圾分类的贯彻,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剧名也都习惯性的在丢垃圾时随手分类并在固定的时间点丢垃圾,积极性和自律性都在提高。

通过以上的走访调查实践,垃圾分类在合肥的覆盖率普遍较高,且公民也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也会显露出一些问题的存在:如不能清楚的知道每一种垃圾所对应的种类;一些街道的垃圾桶并没有设置垃圾分类的标志;居民没有收到强制约束而导致行为上不能够完全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实践垃圾分类过程中所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7月14日上午,调研小队前往合肥市庐阳垃圾分类回收联盟和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站,其中合肥庐阳是安徽省首届垃圾分类城市定向赛的地点,通过实地调研,队员们了解合肥垃圾处理的工序:细致有序的装车前检查,安全无二次污染的运输覆盖工作,工艺精湛的填埋场垃圾处理,井然有条的垃圾分类堆放……无一不让调研小组的成员们感叹安徽的垃圾处理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工作工序已经如此成熟,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中我们也意识到垃圾在填埋场中处理的重要性,若这些过程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则会对周围的水体、空气和土壤造成二次感染,还会产生不良的生态影响,这让调研小组更加认识到垃圾分类处理意义非凡。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五湖四海队深入了解了合肥市各个方面的垃圾分类具体情况,深知垃圾分类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治理工作,离不开政府、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才能充分促进政府、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方自我及相互管理、服务、教育、监督,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贯彻党的十九大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传授给周围的人,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文明社会、共建美丽中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3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创新语文课堂,品析语文之美(朝花夕拾队)

文以筑梦青春,学当躬身实践。又是一年三下乡,秉承着“趣味教学”的理念,怀揣着“教学相长”的初心,2023年8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来到武汉五里界青少年中心带来一……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心灵手巧,手下生花(朝花夕拾队)

折纸是一项非常好玩又具有挑战的活动,它起源于我们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技艺。如今折纸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小时候孩子们就接触过许多的折纸,如纸飞机、宝船、千纸……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寄情于声,歌以咏志(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4日电(通讯员秦思雨)为了让同学们寄情于声,歌以咏志,2023年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同学们带来了一……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追溯汉字起源,品味神奇演变(朝花夕拾队)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了让同学们追溯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神奇的演变过程,2023年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寄情于笔,绘以抒情(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5日电(通讯员秦思雨)志愿者老师们的世界是由五彩缤纷的颜色组成,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感受色彩,2023年7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讲诚信,守道德(朝花夕拾队)

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诚信是交朋友的前提,只有拥有诚实、真实的态度,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和友谊。为了让同学们明白诚信是一种品德和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2023年7月26日……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美丽色彩世界,感悟艺术多彩魅力(朝花夕拾队)

人们常说:色彩是生活中最普遍的元素,从单调的黑白到斑斓的彩虹,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当人们睁开双眼,阳光洒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色彩,无处不在,它给人们……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养生文化,保持身心健康(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4日电(通讯员秦思雨)为了让同学们学习养生文化,保持身心健康,2023年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同学们……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温医大仁济“蔚蓝益行”海岛助残暑期社会实践团再次走进留守海岛特殊人群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蔚蓝益行”海岛助残暑期社会实践团再次走进海岛洞头,与留守特殊儿童、青年共上特色课程,共度十天美好时光。温医大仁济学子在本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已有八年之久,今年是第一次…
安徽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走进黄梅戏曲,增强文化自信
幽香黄梅吐芬芳,魅力宜城谱华章。为全面了解黄梅戏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2021年7月12日起,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戏访黄梅”社会调研团队前往安徽省安庆市进行为期一…
温医大仁济蔚蓝益行:让红色走进海岛特殊儿童的心
为喜迎建党100周年、谋划十四五开局,推进共同富裕海岛示范区建设,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蔚蓝益行”海岛助残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红色教育、党史学习与特殊儿童关爱帮扶结对活动有机结合。同时,为特殊儿童群体…
微风拂面,繁星满天,我们相遇延安
7月21日,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海峰计划”实践服务队队员吴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号召,来到了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凌晨三点,我与延安的缘分开始凌晨三点的学校你见过吗?那…
山东理工大学“鳌鳌”反哺调研实践团赶赴鳌山卫进行实践活动
7月17日中午,“鳌鳌”反哺调研实践团正式出征,动身前往鳌山卫实践地进行实地调研。此次出征,实践团由团队负责人刘黎昌带领,线下实践团成员全部安全抵达。下午,鳌山卫蓝谷先锋志愿服务队队长苗开明来到实…
企业家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77月15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国情观察实践团一行九人来到济南市长清区,开启调研第一站,深入访谈长清区文昌街道西苏村村支部书记孙增民。孙增民最初投资电焊条生意,因经验不足,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气馁,总…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表里如“译”调研团第四次线上会议
2021年7月27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表里如“译”调研团进行第四次线上会议。会议由队长任启敏同学主持,六位同学到会。会议内容分为队员行程汇报、明日时间安排、实践问题反思、注意事项强调四项。首先,参加…
“保护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水利学院南水北调沿线居民水生态文明素养调查实践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生态环境尤为重要,而保护水生态环境更重要…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珍珠鸟”学业焦虑调研团进行前期宣传总结工作
7月29日,在以“集体撰写、专人投递”为宣传模式指导下,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珍珠鸟”学业焦虑调研团按原计划于线上进行前期宣传总结工作。期间,队长张琳艳进行相关文件发送、汇报,大家就现有宣传…
山东大学“珍珠鸟”正式进行报告撰写
7月28日,山东大学“珍珠鸟”调研团开始进行报告撰写。在对已有访谈记录初步了解后,团队分工合作,将任务进行合理划分。由竹雅、陈思、李傲雪、张琳艳、李慧芳五人对文献综述、小结、正文的论述部分进行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