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报韶关7月29日电(通讯员 谭苏华 林挺)
为寻访华南教育星火,广东海洋大学“战火书生”实践队于7月23日赴韶关市塘口村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遗址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团队成员为了尽可能搜集华南教育历史背景知识在实践前期与塘口村村委肖聪兰女士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切实了解这段烽火办学史对塘口村的影响与发展。
斯人已逝,时光荏苒。历史遗迹荒废,旧迹难辨,史料的缺失一直是寻访华南教育根脉的一大难点。在搬迁至坪石镇办学期间,塘口村作为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办学地点,即使经过多年岁月变迁仍旧能较好地保留了一些历史遗迹。为大力打造坪石红色文化基地,推广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弘扬华南教育精神,国立中山大学各学院遗址在韶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在有序地进行重建与翻修。在理学院遗址现场,团队成员看到大多数建筑遗址已经开始了修建工程,因理学院保留至今的建筑遗址较多且修复难度较大,所以目前理学院遗址的修建工程还在前期阶段。
在参观调研理学院遗址的过程中,肖聪兰女士为团队成员大致介绍了不同建筑遗址的建筑风格以及在当时办学时的用途。因国立中山大学的办学地点大量分布在武江河畔,所以导致不少的建筑遗址被2006年的水灾冲毁,现在保留下来的建筑遗址就显得格外珍贵。正所谓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即使身处动荡不安的时局之中,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仍能培育出一大批优秀学子。理学院人才辈出,包括了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著名地理学家吴尚时、曾昭璇等。看着这一幢幢破屋漏瓦团队成员难以想象当年中山大学的师生们是如何在这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里顽强地延续着中华民族教育的星火。
在基本了解理学院历史遗址之后,团队成员跟随肖聪兰女士走访了塘口村的当地村民。这段将近五年可歌可泣的艰难教学历史是华南教育史重要篇章,中大师生与塘口村相逢于筚路蓝缕之际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团队成员带着这个疑问走近了塘口村村民,希望能够在老一辈的口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国立中山大学在塘口村的办学史实。
村民们在理学院授课地点之一的朱氏宗祠和团队成员聊起了他们在前人口中了解到的这段烽火历史。据村民回忆老一辈口中的故事,团队成员了解到国立中山大学从广州搬迁至坪石办学的师生是分成了五批分别从各个码头上岸办学。那时塘口村的村民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无偿的为中山大学的师生提供相应的住所以及教学场所。村民们还指出了那一幢建筑是当时的学生宿舍,其中一位村民也提到当时自己家也曾接待过中山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寒来暑往,中山大学的师生们与村民同吃同住,严寒酷暑也与村民们一同在田间劳作。在村民们的讲述中团队成员能体会到当时中山大学的师生们与村民们感情融洽,融为一体。村民回忆道:“我那时很小,只能记得他们当时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撤离塘口村一些场景,当时下面的这些码头不像现在这样,那时候的码头很大,很多老师学生就从下面的这些码头分批乘船撤离回广州了。”
当团队成员问到塘口村的天文台遗址时,在村民的引导下,团队成员找到了当时天文台的遗址。将近80年的风雨岁月,天文台遗址现已杂草丛生,只留下了破壁残垣,但不难想象当时的师生们是怀着满腔的热血在此地勤勉而顽强地钻研学问。现在理学院的天文台遗址已经被发掘保护起来相信经过日后的修缮它能够成为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遗址的一大亮点。
即使面对着日寇的步步紧逼和风云变幻的时局,中大师生依然能不惧艰难、同舟共济。“坪石先生”矢志不移地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他们将教育火种播散在武江河畔,让教育星火辉耀中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3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