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战火书生:对话“坪石先生”,寻访教育星火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战火书生实践队 作者:战火书生

中国大学生网报韶关7月29日电(通讯员 谭苏华 林挺)

为寻访华南教育星火,广东海洋大学“战火书生”实践队于7月23日赴韶关市塘口村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遗址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团队成员为了尽可能搜集华南教育历史背景知识在实践前期与塘口村村委肖聪兰女士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切实了解这段烽火办学史对塘口村的影响与发展。

斯人已逝,时光荏苒。历史遗迹荒废,旧迹难辨,史料的缺失一直是寻访华南教育根脉的一大难点。在搬迁至坪石镇办学期间,塘口村作为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办学地点,即使经过多年岁月变迁仍旧能较好地保留了一些历史遗迹。为大力打造坪石红色文化基地,推广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弘扬华南教育精神,国立中山大学各学院遗址在韶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在有序地进行重建与翻修。在理学院遗址现场,团队成员看到大多数建筑遗址已经开始了修建工程,因理学院保留至今的建筑遗址较多且修复难度较大,所以目前理学院遗址的修建工程还在前期阶段。

在参观调研理学院遗址的过程中,肖聪兰女士为团队成员大致介绍了不同建筑遗址的建筑风格以及在当时办学时的用途。因国立中山大学的办学地点大量分布在武江河畔,所以导致不少的建筑遗址被2006年的水灾冲毁,现在保留下来的建筑遗址就显得格外珍贵。正所谓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即使身处动荡不安的时局之中,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仍能培育出一大批优秀学子。理学院人才辈出,包括了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著名地理学家吴尚时、曾昭璇等。看着这一幢幢破屋漏瓦团队成员难以想象当年中山大学的师生们是如何在这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里顽强地延续着中华民族教育的星火。

在基本了解理学院历史遗址之后,团队成员跟随肖聪兰女士走访了塘口村的当地村民。这段将近五年可歌可泣的艰难教学历史是华南教育史重要篇章,中大师生与塘口村相逢于筚路蓝缕之际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团队成员带着这个疑问走近了塘口村村民,希望能够在老一辈的口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国立中山大学在塘口村的办学史实。

村民们在理学院授课地点之一的朱氏宗祠和团队成员聊起了他们在前人口中了解到的这段烽火历史。据村民回忆老一辈口中的故事,团队成员了解到国立中山大学从广州搬迁至坪石办学的师生是分成了五批分别从各个码头上岸办学。那时塘口村的村民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无偿的为中山大学的师生提供相应的住所以及教学场所。村民们还指出了那一幢建筑是当时的学生宿舍,其中一位村民也提到当时自己家也曾接待过中山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寒来暑往,中山大学的师生们与村民同吃同住,严寒酷暑也与村民们一同在田间劳作。在村民们的讲述中团队成员能体会到当时中山大学的师生们与村民们感情融洽,融为一体。村民回忆道:“我那时很小,只能记得他们当时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撤离塘口村一些场景,当时下面的这些码头不像现在这样,那时候的码头很大,很多老师学生就从下面的这些码头分批乘船撤离回广州了。”

当团队成员问到塘口村的天文台遗址时,在村民的引导下,团队成员找到了当时天文台的遗址。将近80年的风雨岁月,天文台遗址现已杂草丛生,只留下了破壁残垣,但不难想象当时的师生们是怀着满腔的热血在此地勤勉而顽强地钻研学问。现在理学院的天文台遗址已经被发掘保护起来相信经过日后的修缮它能够成为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遗址的一大亮点。

即使面对着日寇的步步紧逼和风云变幻的时局,中大师生依然能不惧艰难、同舟共济。“坪石先生”矢志不移地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他们将教育火种播散在武江河畔,让教育星火辉耀中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3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基层 基层 ——深入讨论基层工作者
今天我们走访了谭家园村公共服务中心的李主任,在我们的访谈中,她讲到了基层工作者的人手不足,经费不足等等一系列的情况,我深有体会。正如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基层工作者作为领…
新林爱心支教:新林村中一节特殊的“衣食住行”变迁课
(通讯员李冰妍)“各位乘客,终点站——新林已经到了,请下车的乘客带好自己的物品,有序下车。”志愿者们背上行囊,沿着面前的道路朝着山上走着,这条路的尽头便是安徽师范大学经管学院赴芜湖县区“新林爱…
茶亭的日常
7.16号,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赴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茶亭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十天开始了。今天是夏令营开始的第十天,也是我们来到茶亭镇的第十二天。今天是有早课的一天。第一节是六年级的表演…
感恩最美朝槿
这次线上实践显著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能力。在高中时期,由于我们主要任务是学习,并且班委工作并不具有像三下乡这样高的挑战性。故本次三下乡,需要我们全体队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种…
坚持最美朝槿
坚持最美朝槿2021-07-2510:35·岭师朝槿社会实践队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鼓励我去战胜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一个也不能少…
表演的一天
今天是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赴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茶亭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九天。许多大型素拓活动已经陆陆续续地结束了,接着即将举办的活动是话剧大赛,此次大赛的主要负责人是我和沈诗淇。…
朝槿美好的未来
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鼓励我去战胜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倒下来,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相…
朝槿幸福的未来
这次线上实践显著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能力。在高中时期,由于我们主要任务是学习,并且班委工作并不具有像三下乡这样高的挑战性。故本次三下乡,需要我们全体队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种…
武昌理工学院第六届知行普法服务队初到咸宁通城
中南在线7月4日(大通社见习记者李钟妍报道)7月3日上午十二点五十,第六届知行普法服务队从武汉庙山站出发。这次普法活动,对于大部分队员来说是大学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即使今天一直在下雨,但这丝毫不影响…
望闻问切中的茶亭
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赴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茶亭小学“心夏茶亭,与你同行”暑期夏令营第十天开始了!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外出去走访调研,上午第一节课下课之后,我和另外三个调研组的同学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