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献礼建党百年——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扬党的光辉事迹,响应党的号召,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点燃学生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的激情,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萍乡实践服务队来到农民将军甘祖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夫妇和“莲花一支枪”保存者贺国庆烈士的家乡——沿背村,开展为期九天的实践活动。
桃李之教,情满夏乡
清晨,实践队队员们迎着朝阳整装待发,踏上了一天的支教旅程。天空一碧如洗,金色的阳光穿过道路两旁高大茂密的树木缝隙,在黑色的柏油马路上映出斑驳树影。队员们身着整齐统一的志愿者服装走在路上,成为乡间一道靓丽风景线。在村里协调安排的祠堂支教地点,害羞腼腆的小朋友们,用他们渴望求知的眼神,与上课的支教老师们进行交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祠堂内不断传来阵阵响亮清脆的读书声,让这个盛夏增添几分生机与活力。手工课堂上,小朋友们在队员们的指导下用彩色卡纸制作党徽,以此表达他们心中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美术课堂中,队员以“我的红色家乡”为主题,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绘画出他们心中家乡的美丽景象。
红色传承,续写辉煌
沿背村是一个拥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红色名村,是甘祖昌、龚全珍夫妇的故里。甘祖昌同志被称为“农民将军”,回家乡务农,满腔热情投入家乡建设,修水库,建电站,架桥梁,改造红壤田,始终保持了一位红军老战士艰苦朴素的本色,与群众同甘共苦,为促进家乡的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他的爱人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任教,扶贫助学,将大部分收入用来支援乡村建设,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荣获《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并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他们的光辉事迹永远铭记在沿背村村民的心中。支教课上,队员们结合沿背村红色资源讲党史知识,每位小朋友都知道甘祖昌爷爷、龚全珍奶奶的故事。孩子们在他们的影响中成长,潜移默化中传承着红色基因。通过党史学习课,孩子们学习到党的诞生历史,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要继续弘扬甘祖昌爷爷精神,学习龚全珍奶奶优秀品质,努力成长成才,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旧貌换新
数年前的沿背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人均收入低,村里渠道年久失修,生活用水困难,道路下雨泥泞难以行走,穿村而过的南溪河两岸未做防护洪灾频发。自甘祖昌干部学院建立以来,秉持院村融合发展的路径,坚持“以院带村,以村助院”,以红色培训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帮助村民既“鼓口袋”又“富脑袋”。如今的沿背村实现旧貌换新颜,整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是整洁漂亮的民宿,家家户户装有自来水,村名踊跃参加志愿者协会,跳广场舞的阿姨们成群结队,村外绿油油的稻田,这些构成了一幅秀美乡村画卷。沿背村早已实现脱贫摘帽,成为省里有名的脱贫攻坚“样板村”,集体经济总额大幅度提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河流畅通、水质清澈,庭院整洁、窗明几净,羊肠小道间挂满了红灯笼,到处皆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中,实践队的队员们能够有机会把书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在支教课堂当中,在调研观察中真切体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广大农民群众收获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作为新时代大学生,队员们深深知道应该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与人民对我们寄托的重任,下到基层,深入一线,贴近群众,感悟时代所需,认真实践,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与智慧。
(供稿:高怡清;图片:谢涛、李卓琳、施欣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8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