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我有幸加入了“访红村悟初心使命,以红色促乡村振兴”实践调研的队伍,团队一共十人包括一名博士生和两名研究生。夏日炎炎,蝉鸣阵阵,7月12日至16日,我跟随实践调研队伍走访红色名村,受益匪浅。
起初,我怀揣着对红色名村的向往与第一次参加调研的不安开启了三下乡的旅程。在开展调研的过程中,队员们从陌生到熟悉,凝聚成一个协力合作的集体。一起探访调研的每一天我们都过得非常充实。实践调研队以探访村民、与基层干部对接开展座谈会、参观红色名村红色遗址、实地观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运行情况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每一天调研结束,我们都会开例行会议,总结调研经验,反思不足,讨论解决方案并安排接下来的行程。参与调研的相关活动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我们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今后的学习任务、工作任务。
走进红色名村,调研队。深入了解到红色名村的红色底韵,得知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在张家湾村、源头村、三角池村、高滩村等村落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我们走访的各村都利用红色遗址,建立起了倚靠当地红色文化的旅游景点。同时,各村还将党性教育、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乡风文明建设融入红色遗址。红色景点都配有讲解人员,大多由党建宣传员担任。革命景点基础建设较为完善,设有多媒体、展示柜等。老关村株萍铁路红色文化展馆还引入了多元电子屏,配有视频、灯光、音效。我们参观时热血沸腾,都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革命烈士们就在我们身旁高呼,英勇斗争。参观学习革命先烈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了我的信仰力量。红色精神也在我的内心扎根,激励着我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奋斗。
红色绿色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兴旺。红色名村生态宜居,钟灵毓秀,民风淳朴。各村都在改善交通,加快发展民宿、农家乐、红色故事戏剧演出等项目的建设,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增进红色名村民生福祉。其中,高滩村吉内得有机种植基地依托当地绿水青山,优良生态、地质文化、丰富红色资源,打造了集优质大米产销、农耕体验、餐饮民宿一体的产业基地。我们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努力还需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服务民生、助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有望。
访谈村民和基层干部的过程中,我们在周琪博士及两名研究生学姐的指导下,摸索出访谈的技巧,学到了我们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访谈结束后,实践调研队队员们都在不断地修改完善问卷,改正博士和两位研究生学姐为我们逐个指出的问题。完成这些任务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真是收获满满。在与村民的聊天中,村民笑容洋溢赞许道,过去的路都是泥巴路,现在政策好了,重视红色名村的建设。每家每户都通了柏油马路。我们村变化大哩,外出务工的坐车回来都以为下错了地方。村民质朴的话语打动了我的心,为身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村干部热情接待我们的队伍,在座谈会上,耐心细致地回答了我们的对于红色名村发展情况的疑问。我们看到基层干部切切实实为红色名村发展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处理繁杂的事务,顶着巨大的压力,加班加点对于他们更是家常便饭。红色名村的面貌能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奋斗。我们应该虚心地向基层干部们学习,心系群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
李克强总理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时强调,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来”,干事才能“拿得起”,基层最能锻练人。暑假下乡调研,虽然炎热难耐,工作辛苦,常常熬夜,但是在实践、调研的过程中,磨练了我的意志、锤炼了我的本领、增长了我的见识,使我对乡村振兴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赓续伟大建党精神,不忘百年初心使命。参观各村红色景点,重温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奋斗历程调研队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名村振兴中好的经验、做法,积淀形成调研报告助力乡村振兴。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和巩固理论学习成果,贡献青年智慧,促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8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