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武汉7月25日电(通讯员 王佳鑫)为了缩小城乡智能化教育资源的差距,缓解乡村缺少智能化教育师资的问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云上慧团队于7月1日与恩施鹤峰县实验小学开始了云端支教。本次支教活动主要是让小朋友们接触并了解到少儿编程的基本概念并对其编程思维进行启蒙,培养其不断尝试和自我探索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少儿编程这一学科在我国的中小学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编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乡村设备的相对落后和智能化教育师资的匮乏,很多孩子对此领域仍极其陌生。今年七月,云上慧团队再度集结,以将少儿编程送往乡村,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编程的乐趣为使命,再次出发。
我们对接的是五年级的小朋友,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在课前,每一位志愿者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以游戏为教学单元是我们的特色,以由易到难是我们的教学准则。比如,第一节课是“挡板接球”小游戏,志愿者们会在课前认真撰写教案,把每一个代码的来龙去脉都理清楚写出来,然后就会从中梳理知识点,与五年级的知识储备相结合。因为编程过程中出现了负数和坐标系的概念,这些是小学五年级数学还没有学到的内容,所以志愿者们会着重对其分成专题讲解。课前志愿者也会把梳理的教案和游戏所需的素材图片提前发给学生,以便节省上课时间。
在课上,我们采用共享屏幕的方式,小朋友紧跟老师的代码节奏,边做边讲。在这期间,倘若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沟通。比如有一次小朋友说跟老师的代码一样,但是呈现的效果却有很大不同,他自己找不出问题在哪,老师就通过他的共享屏幕发现了是他的数据有问题。就这样,在发现问题中学习使小朋友成长的更快。当然,对于初次接触编程的小朋友来说,前期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初步认识各个积木块的功能,理解整体编程的逻辑,为之后的编程打下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小朋友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刚开始的晦涩难懂到后来的自主探索,其中不乏自身的努力。因为对电脑的不熟悉,课前对游戏素材的解压也是一大难关。后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一操作在课前几分钟就能轻松解决,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小朋友在下课后还对课堂上的代码恋恋不舍,课下也会自主练习,对编程也越来越充满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首先要对此了解。而我们志愿者的工作和初心就是想帮助更多的乡村孩子了解并认识到少儿编程,并传递给身边的孩子。
在此次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保持团队初心,为少儿编程启蒙的“滚雪球”效应做出努力,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9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