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中农大学子赴恩施追寻乡村振兴步伐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作者:张紫雯 李帆 石航

(通讯员 李帆 张紫雯 石航瑞)7月16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人头攒动,湖北省“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正式启动。“百校联百县”共确定了1502个高校科技支撑服务乡村振兴项目,参加高校101所。

就在一年前的7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正式实施“乡村振兴荆楚行”。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的重要时刻,学校以这种方式为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奉献着智慧和力量。

7月上旬,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鄂西南地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到达《华农扶贫八年(2012-2020)规划》定点科技扶贫主战场—恩施州建始县,开展为期四天的考察调研,追寻乡村振兴中高校步伐。

过去8年,来自学校16个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与建始结缘,8年之后,于2021年1月14日恩施州政府同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合作协议,助力恩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华农心,建始情”从未改变。

乡村振兴,“马车”齐发力

实践团来到了建始县扎鱼口村时正值农闲时分,几名乡亲围坐在一户小卖店前,喝茶、打牌、聊天。看见实践团,几名乡亲主动打招呼,当得知团队由华农前来调研,乡亲们热情与同学们交流,并对我校驻村第一书记杨胜勇老师赞不绝口,“好,杨书记这个人真的好”,刚刚务农归家的大伯竖起了大拇指说到。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生活上,村子在脱贫攻坚时期兴修基础设施,实现水电路“三通”。当地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多作为自家养殖饲料。近年来在杨胜勇和华农师生的努力下,村中引进栽培了甜柿品种,今年7月初,罗正荣老师团队就再次来到村中,指导村民们进行甜柿种植。

来到村委会中,县委组织部驻村第一书记谢锡平与同学们座谈交流。“这是2016年之后第一次下这么大的雨,你们看,这两边的路都冲垮了。”谢锡平讲道,低地涝水,山路滑坡,学校驻派扎鱼口村第一书记杨胜勇和县组织部“驻村尖刀班”的同志们一起,跑遍了村中十多公里山路,查看灾情并组织救灾工作。他说,正如抢险克难,村里正是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他说道,现在村中正在进行“乡村振兴”谋划,要从“人”和“产业”两方面解决现存问题。“现在村中甜柿种植区域零散、水平参差不齐,是发展产业的关键问题,村民主观意识不强、科学种植技术不足是重要问题,”谢书记说道,未来将着眼于“组织化、市场化、标准化、绿色化”四个方面进行谋划。

产业助农,校企一条心

6月中旬,建始县晓姚农夫食品有限公司就曾来到扎鱼口村,查看线椒长势情况并进行收购。这是当地著名的助农企业。

实践团的同学们到达晓姚农夫食品的门店,腊肉、手撕黑猪肉、酸鲊肉、硒姑娘酒、玉露茶、鲊辣椒等商品琳琅满目,所用到的原材料几乎覆盖了建始县的大部分农产品。

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李华平介绍道,“晓姚农夫”是当地藠头、魔芋、线椒等特色农产品的坚定支持者。每年春夏季是最繁忙的时刻,到了收获的季节,车间采购人员就会走进建始各乡村的农户家进行原材料的遴选收购,确保用料安全。

而在扎鱼口村的线椒,也正是前些年在学校驻村第一书记杨胜勇老师的引导引进之下推广种植的。他跑遍了当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了解企业所需,因地制宜地引进了种植技术。

货架上,还摆放着由华农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设计新包装产品。门店经理介绍说,华农不仅提供了创新的技术支持,让食品更美味,更设计了时尚的包装,助力品牌推广。

科技强农,古村焕新颜

从扎鱼口村村口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走,宁荣铁路相伴而行。拐过一处急弯,实践团来到了一条长而缓的坡道,“马坡”。

在马坡有“十株茶”的传说,虽然300年前栽种成活的10株古茶树至今仅剩下一株,但是茶叶种植加工技艺被代代相传,“十株茶”依旧茶香扑鼻。

在玉峰十株茶的生产基地门口,一块3月份新挂上去的“华中农业大学教学实践基地”的金色牌子映入眼帘。负责人王海玉说:“每年华农的周继荣老师都会来到我们的茶园,这个牌子就是这样来的。”他回忆道,“十株茶”是当地祖传的工艺,祖辈都以此为生,华中农业大学的技术帮扶不仅弥补了当地在红茶方面的欠缺,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地茶农进行种植加工指导,设计产品包装,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因为华农师生,古村古法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王海玉说,茶叶种植受每年的气候条件影响,口感品质都不相同,周老师在每一个加工步骤都会仔细查看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每年茶叶加工的品质不变。他动情道:“我们现在红茶涩味更少,口感细腻,更加清甜。正是华农师生的到来,对建始县茶叶产品的品质保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扎鱼口村地处位置偏僻,海拔落差近600米,房子沿二十里村路两旁分布。改革开放以来,村中人大多数是第一次走出大山;脱贫攻坚,让村民第一次感受富足小康。团队走访的几户农家,许多老人的愿望都是希望把孩子送到县城中教学质量优质的学校就读,并考取大学,通过教育改变未来,这也正是农业生产者们朴素的愿望。走出扎鱼口,走出建始,乡亲们的笑声依旧不绝于耳。美好生活,正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9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赋能精神文明代代相传赓续百年薪火

1月11日,安徽财经大学踔厉奋发实践队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乌兰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的奋斗历史、追忆峥嵘岁月,学习党的精神伟力,弘扬红色精神。走进乌兰夫…… 踔厉奋发实践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 踔厉奋发实践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助销亳州花茶,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亳州作为药都之乡,中药材产业的良好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花茶作为中药材的重要产品,其发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为了解亳州花茶的制作流程以及…… 亳韵花茶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亳韵花茶队线下实地走访调研圆满结束

品味花茶文化,感受中药魅力。2023年1月16日,亳韵花茶队队员齐聚安徽省亳州市,线下走访参观了“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康美药业交易厅”和“安徽培力药业有限公司”。当天上午…… 亳韵花茶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展亳韵花茶之香,促中药发展之新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对中医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期望。为此亳韵花茶队来到素有“中华药都”美称的亳州市,针对花草茶展开实地调…… 亳韵花茶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亳州“配角”逆袭,中华药都添芬芳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高质量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亳州,是汉代著名医…… 亳韵花茶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红心向阳实践团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财经大学“红心向阳”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6月19日至20日来到了安徽凤阳小岗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感受在红色赋能和政策倾向下乡村振兴发展…… 李晴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社会实践活动 ——探究医疗垃圾分类处理,践行绿色中国环

安徽财经大学“环保医疗小分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于1月10号和11号来到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围绕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到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不仅是控制疾病传染的重要…… 黄家欣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矿大环工18-5班同学在浙江绍兴远东热电发电厂学习烟气处理系统
矿大环境学子前往绍兴市远东热电发电厂进行实习2021年7月12日,矿大环境学子前往浙江省绍兴市的远东热电发电厂进行实习。本次实习,同学们对煤炭燃烧炉的燃烧烟气处理做了全面的认识,对于SNCR/SCR联合处理烟气中…
西农动科学子走访百岁老党员 学习先进新思想
2021年7月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赴陕红色革命地非遗推广队来到百岁老党员李朝举老人的家里,在建党一百年这个特殊的时间里为老人送上诚挚的祝福,并借此机会聆听老人曾经的故事,感悟先进新思想。李…
英烈永垂不朽,精神催人奋进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12日电(通讯员:王翊成)许明清烈士陵园位于竹山县城走马岗,这方大约400平方米的土地便是许明清烈士英勇就义的地方。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致敬英雄,2021年7月12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
依依惜别离,待有相逢日
依依惜别离,待有相逢日--“追光盛夏”赴天连小学支教实践组新闻稿中国青年网湛江7月28电(通讯员叶珍好)时光转瞬即逝,2021年7月28日,湛江科技学院“追光盛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迎来了最后一天支…
西农动科非遗推广队参观烈士陵园 聆听烈士故事
在漫川古镇的第一天游览之后,队员们的兴致更上一层楼。2021年7月13日,队员们继续来到了漫川古镇的红军驿站,感受那个年代的红军精神,荡涤心中的敬佩之情。队员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战役纪念馆,队员们…
军民相爱一家亲,不忘初心永前行
7月25-26日,中国矿业大学“追梦长征”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和汝县,就红色文化进行参观和调研。7月25日,团队在宜章县参观了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走进大门,迎面而见的是一只大手紧紧…
西农动科学子调研漫川古镇 厚重历史底蕴
“北通秦晋,南联吴楚”,漫川古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引人流连忘返。2021年7月12日,为实地调研漫川古镇,了解地域特色,感悟历史氛围,向当地游客宣传推广非遗文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赴…
西农动科学子参观山阳文化馆 共做叶雕感党恩
2021年7月8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赴陕红色革命地非遗推广队来到山阳县文化馆,对接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并且进行准备工作,与文化馆李馆长交流活动的流程,为下午的非遗交流活动做好提前预案工作。下午…
山东各地新冠疫苗接种情况调研
7月28日,“青疃绿海”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分别在德州、聊城、潍坊、青岛、淄博、泰安展开关于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的线上调研。实践团成员将调查问卷转发至各村的村民微信中,村民填写问卷后,实践团调研组成员对…
振兴美丽乡村,共筑华夏之梦
振兴美丽乡村,共筑华夏之梦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事关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为此,2021年7月10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调研队”满怀着热情与激情在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