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2021暑期社会实践】失落乡土,同舟共济 ——访阳产土楼保护人郑小河

来源: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杨昆

【2021暑期社会实践】失落乡土,同舟共济

——访阳产土楼保护人郑小河

本网讯(通讯员:陆爱鑫)为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之路,7月18日,安徽大学“失落乡土·同舟共济”阳产振兴实践队来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阳产村,采访了“阳产村土楼保护第一人”——郑小河先生,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阳产村的历史和现状,助力阳产土楼的保护与利用。

实践队于当天上午9点到达阳产村,时郑小河正在山上采风,并不在家中,实践队员一边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参观阳产土楼,一边耐心地等待。上午10点左右,郑小河采风归来。与队员们想象中的形象有所差别,郑小河头发花白,慈眉善目,身着一件黑灰色短袖,西裤的皮带随意地系着,脚上踩着一双普通布鞋,乍一看像是一位淳朴的乡间老农。实践队员向郑小河表明来意后,郑小河热情地招待了实践队员。

郑小河老人今年77岁,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依然精神抖擞,中气十足。实践队员从他的口中得知,他生在外村,3岁时过继到舅舅家,成为了阳产村的一员。长大后,他不甘心一辈子待在山沟里,毅然决然地选择成为一名军人。退伍后,郑小河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又过了5年,他招工去了马鞍山钢铁厂,直到退休。退休后,郑小河回到了养育他成长的阳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早晨他习惯去往山里,去感受自然的宁静与悠远,闲暇之时便读书写字,十分惬意。平时他也想为村民做点小事,想这想那,如修路、赞助等梦想都在他的脑海里奔腾助浪,一切都很和谐。

但这和谐在2011年时被打破了。2011年,政府因阳产村地质灾害频发,决定迁出村民,废弃村庄,当年陆续拆掉4间土楼,2012年又要拆30到40间土楼,2013年计划彻底扫平阳产土楼。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郑小河急了,“文化就是艺术,艺术就是土楼,土楼就是祖宗”,他多方奔走,一面派自己的侄子在网络上发布土楼的影像资料,呼吁更多的有心人来保护土楼;一面又上访到市里,请求保下阳产土楼。2012年6月26日,黄山市市长宋国权向郑小河承诺保下阳产土楼,郑小河这才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阳产土楼保护与发展的道路中,但村民的短视,村镇干部的不作为和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让他的工作举步维艰。近十年来,土楼保护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村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几乎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很多土楼也被卖给外地的商人用来建农家乐,而这些农家乐的管理不成体系,十分混乱,普遍存在“宰客”的现象。

“我做错了一件事,我不该保证的,我就应该退休不回家了,我不该把土楼保下来。现在保下来以后,旅游也不好好搞……我们就顾着眼前,赚点钱我们就死了就算了……”郑小河的情绪非常激动,以至于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语,面对现实的种种困难,他已经萌生了退却之心。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不再言语。

待郑小河先生心情稍稍平复之后,实践队员又向他询问土楼的建筑工艺。郑小河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走进了一个房间,带出来一沓厚厚的纸。他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他这些年来为保护土楼而写的东西,里面有土楼的建筑工艺、郑氏族谱的简介、呼吁保护土楼的文章和一些事件纪实,每一份都非常有价值。实践队员向郑小河询问可不可以拍照保存,郑小河毫无保留,欣然同意,并无不伤感地说:“除了你们,还有谁愿意来看我写的这些东西呢?”

拍照保存之后,郑小河按照纸上的内容向实践队员仔细地讲解了阳产土楼的建筑工艺、建筑风格、建筑理念等,而后又谈起阳产村未来的发展,句句发自肺腑,几乎要声泪俱下。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近正午,实践队员的采访也正式结束。郑小河邀请实践队员去参观他家的“土楼之王”——一间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土楼。他向队员们介绍,这间土楼屋内的结构是传统徽派建筑,造型与近代土楼不一样,屋檐长、窗户小、墙皮厚。对这间传承了二百多年的历史文物的内设,队员们也进行拍照保存。

领略完阳产土楼的别样风景,从郑小河老人那儿了解到阳产村的发展现状,每一位队员都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同时自身也感触颇多。队员们一面在感叹阳产村的秀美奇观,一面又在为其发展窘境感到担忧,都立志为阳产村的乡村振兴贡献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让社会里更多的人关注阳产村。安大青年,永远在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3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行---温情养老,幸福夕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爱老年人已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社会责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际沟通的减少,以及部分老年人在身体、心理方面的特殊需求,如何让他们拥…… 韩文昊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别墅村”。为了探索…… 曲阜师范大学韩文 曲阜师范大学韩文昊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美育微光,“五彩花蕾”绽放乡野

在乡村振兴与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河北易县听松书院成为了知识与艺术传播的重要据点。2025年1月18日,华北电力大学…

曲园学子寒假行---温情养老,幸福夕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爱老年人已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社会责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际沟通的减少…

春至期垤,守护成长

经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在晚上九点到达支教地点期垤村。支教队员们经过简单整理马上投入到支教活动的准备中。大家齐心…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一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19日电】春晖送暖,爱洒红河——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一天跨越山海,情谊相…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成功开展急救科普活动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成功开展“‘救’在身边:急救科普点亮生命灯塔”活动在当今时代,国家正大力倡…

最新发布

初心如磐,新开始新面貌
2021年7月29日,烟台大学“筑梦云端”实践队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祥云村完小展开第九天的支教内容。为保证后续支教内容按计划开展,7月28日支教队休息调整一天。此间实践队对前期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同时对…
匆匆又夏天,杨侨再相见!——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团委 “赴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
匆匆又夏天,杨侨再相见!——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团委“赴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云实践服务队开展第一天实践活动为激活“教育扶贫”新引擎,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团委“赴惠州市博罗县杨…
浙江农林大学百名青年“诵党史、献青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进行时(五)
7月22-23日,浙江农林大学百名青年“诵党史,献青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七名青年党员分别前往杭州市临安区烈士纪念馆、杭州临安区新四军纪念馆、浙江省义乌市陈望道故居、杭州市临安区板桥村新四军历史纪…
诵读党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团委赴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
诵读党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团委赴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青春向党,初心不忘,携手杨侨共逐光”实践团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四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积极响…
坚持不懈,奋进向前
这个暑假我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社会实践。在这一段宝贵的时光里,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自己。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是我们将来进入社会的过渡与积累阶段,然而他毕竟不是社会。大…
湖北学子三下乡:让农产品与“电商车”同步
大学生网报十堰市7月29日电(通讯员:徐利嘉)为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深入了解脱贫攻坚下扶贫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21年7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乡村振兴战略背…
宣讲红色故事 厚植家国情怀
为激发幼儿园学生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怀,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7月1日,聊城大学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于聊城市幼儿园举办以“宣讲红色故事,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开始前,团队成员实地走访…
安财学子暑期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军歌响起,便将时代的记忆拉回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肩负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
小小一封信,情暖党员心
小小一封信,情暖党员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7月1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青春向党,携史前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小小一封信,情暖党员心”——给党员写封信的活动。此次“青春向党…
青春正当时,党史留心中
青春正当时,党史留心中7月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青春向党,携史前行”实践队队员来到了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胡营村进行走访实践。本次实践队员做了问卷调查和对群众走访。在刚进入胡营村时,由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