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采访村中已退休村委会老党员工作者——韦珠文,了解那柳村历史。

来源:湛江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作者:启仰

湛江科技学院启仰宣传组2021年7月26日讯

通讯员:王兰婷 黄希

为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那柳村各方面的情况,湛江科技学院启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一同采访那柳村已退休的村委会老党员工作者——韦珠文。在采访老党员韦珠文时,启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又对那柳村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1955年前的那柳村全村人口仅有600多人口,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如今那柳村全村已有两千余人,解放初期村里的房屋大部分是黄泥墙茅草房只有极少数是瓦房;1978年改革开放后全村基本改造成为瓦房;2010年那柳村虽已建有文化楼,但都只建了有一层,建有两层楼的数量十分少,仅有十几户,与其他村庄相比仍然比较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睿智的村民发现种植富贵竹的收益十分可观,由此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许多村民们通过种植富贵竹,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在此后的四、五年里村内的二层楼数量不断增加,将近有200栋。随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了种植经济作物所带来的好处,也积极的加入到了种植行业中去,老党员韦珠文也正是凭借着种植甘蔗将自己的三个孩子送进了大学的殿堂。现如今那柳村村庄规划完善、布局美观、巷道整洁、楼房座落有致、美丽宜居。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在公社化时期,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均比较落后,那时并没有农药,种植作物只能使用66粉用于除虫,因而每亩稻田的年产量只有300多斤。袁隆平杂交水稻试验成功后,政府大力鼓励村民们种植杂交水稻,为此还设置了奖励机制,收成多有奖励,多斤多补,村民们积极响应,种植杂交水稻的效果也十分显著,产量大大增加,每亩稻田的年产量可达600多斤。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化肥也随之运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杂交水稻的产量,而且使村民的集体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其中“贰拾叁都”的老板韦洪正是其中代表之一,他将“先富带动后富”的理念以实际的行动表现出来,为那柳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动了那柳村经济发展,为实现那柳村的振兴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村委收整土地开展“贰拾叁都”项目的乡村振兴工作时,老党员韦珠文表示自己是第一个支持的,自己的田地都已承包转让,大部分的村民也都愿意将土地承包转让给“贰拾叁都”项目,只有部分种植富贵竹的农户,因为土地转让费与种植富贵竹所获得的经济收入难以相匹配的原因还未同意转让。但村民们对于“贰拾叁都”项目的规划都持支持态度,并希望该项目能够真正的让那柳村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最后,老党员韦珠文还为我们介绍了遗经第——原是民国小学学堂现今是专门用于记载有文学、有才能、有贡献之人的地方。遗经第建于民国19年,1930年,现经23世,原是民国小学学堂,共有三间房间,中间的大房间是供学生上课用的教室,旁边的俩个小房间则是供给教师休息的地方。该学堂在民国曾经出现过2名国学生,是湛江市那个时期少有的民国国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老党员韦珠文的小学时也曾在这里接受过教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学业有成的老党员韦珠文在此学堂担任教师一职。1978年这座小学堂被搬迁至那柳村小学。如今这所学堂被改为遗经第,文学、才能的人,有贡献可以列入遗经第之中,进入遗经第是那柳村所有有才能、有文化之人的梦想,因为名字一经列入遗经第,便能够名流村史。

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老党员韦珠文虽已退休,但在采访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对那柳村的了解,以及他对那柳村乡村振兴的关注。相信那柳村未来定会更加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39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观兰考今日之发展,感昔日脱贫之艰难
2021年7月10日上午八点电(通讯员:苏靖雅),7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兰客队”实践团队三人组来到了河南省兰考县,开始了对金牛湖、焦桐广场、焦裕禄烈士陵园以及兰考南湖公园的实践调查…
小小西瓜田,大大振兴梦
2021年7月18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运河小镇看振兴”实践团队前往淮安市清江浦区姚湾村,采访村支部书记王连喜,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情况。参观姚湾村西瓜种植甜,…
童心同行,共筑未来:青春志愿行
6月28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前往苏州市常熟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每人为期一周。一周共有八人,分别前往常熟市招商城和世茂中心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生需要面对与…
芷江三下乡实践心得
三下乡实践心得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为期五天的“学芷江党史,传革命精神”三下乡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在这充实的五天里,我们经历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对于之前从未在课本上出现的“芷江受降”的历史也有了更…
一步一响,一步一想
今天是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暑期实践队支教的第四天,早上起床之后,看着天上的云彩仿佛自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长的时间了,好像我本来就是生活在这里的。我喜欢这里的天空,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喜欢这…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
青春让梦想飞扬,梦想在盛夏启航。2021年7月6日,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2021暑期“三下乡”“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前往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正式开启了“三下乡”之旅。探寻红色记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子积极参与灾后助工复产:青春冲锋防汛有我,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7月30日电(通讯员韦帅强侯栋栋)自7月20日以来,河南一场突发的强降水使得省内多地区出现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状况,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汛情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所谓一方有难而八方支援,自灾情出现…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绽放红色光芒,探寻致富之道
2021年7月7日,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2021暑期“三下乡”“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辛店镇桐树庄村红九军诞生地,进行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入…
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览胜地重千金
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览胜地重千金美丽的湘西,舞水河畔,坐落着一个侗族小城。小城山清水秀,风光优雅,舞水河四季清澈见底,河边古朴的吊脚楼倒映在水中,时不时有小巧的乌篷船划过,带起层层波纹。清晨…
西科暑期社会实践—参观雷锋纪念馆
雷锋纪念馆广场刻有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雷锋同志纪念碑和雷锋同志的巨型雕像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此久久注目。我们进入馆内,有不同时期对雷锋的介绍,还有他的日记、用品以及不知缝补过多少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