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江大学生采访老党员:以青春之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赴马岙实践调研团 作者:陈依娜

浙江大学生采访老党员:以青春之活力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深入了解老党员的经历以及感受建党100年以来的历史变化,7月2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赴马岙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舟山马岙老党员林玉荣家中采访,了解他作为一名老党员的经历以及感受。

将青春赋予党 带头改造家乡

林玉荣是一名马岙茂盛村的老党员,党龄62年。1958年,年仅21岁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正是我国人民公社盛行的历史时期,他被安排到东风公社的一个土化肥厂工作。1961年公社倒散后马岙公社的五四、茂盛、五一、丰顺四个村合并为五星大队,但这四个村当时是最穷的,加上党员少,林玉荣就被任命为马岙茂盛村支书。

在刚开始的时候,马岙有许多荒废的荡田不能种粮,于是林玉荣在会议中提出要“改荡田”,但遭到反对,第二年在一帮年轻干部支持下,两三百号人开始改造。慢慢地,这一举措被县里领导知道,有了他们的支持帮助,荡田几天后就抢救完毕。但一场持续的暴雨阻碍了发展,在支部开会后,大家有序的补救,终于把这田地抢救回来了。那年,160亩高产,让马岙果不其然地成为了第一。但因为排水没有完全解决,所以可持续发展几率不高,随着1964年积极响应“打通平石岭,消灭烂荡田”的口号的发展,在平石岭上打了一条长500米、通径2米的隧洞将水引到马岙,这样高墩田灌溉就不成问题了。经过3年的努力,整个马岙的荡田全部改造成良田。就这样,林玉荣老党员带头将马岙的农田改造,才有了现在的发展。

谈入党之原因诉青年之发展

当被问及入党原因时,林玉荣面带微笑,告诉队员们,当时入党必须要先入团,并且当时一直是抱着“拿着奖励但照样为人民全心全意的服务”的心态入的党,既然党和国家希望能培养他成为一个好的党员,那他也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不辜负祖国的培育。”在当时马岙是个极其贫困的小村庄的时期,也是因为有他们老一辈的中共党员的付出,敢为人先,所以马岙才会有现在的‘海岛第一村’之称”,参与采访的队友感悟说到。在林玉荣心中,一直把党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即使现在身体不便,只能在家中休息,但对党的热爱一分也没有减少,入党这么多年,他认为一身轻松就是最大光荣,这样就能更好地处理问题,让群众来信任你。

最后谈起对我们当代青年入党的期望,他也向我们诉说了很多。“现在你们要明白你们在为什么而读书,你们是在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而读书,虽然你们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是有国才有家,所以不管你是哪所大学,不管你的资历有多高,就是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这样就能更好地处理问题,让群众来信任你。”是啊,就如同周恩来先生所说,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支持大学生积极入党也是为了能让他们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祖国能做贡献。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都是许多英雄拼出来的,那么未来的美好生活也需要我们去拼搏,如果将来能有幸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像林玉荣先生一样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感悟党员忠告 传承红色基因

在这次采访老党员的过程中,也让队员们收获了很多,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能这样舒适和平离不开每一位共产党先辈的付出,如果没有他们的统一指导领导,我们的国家也许就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发生,而就是因为他们的无私付出,才让国家能更好的实现现代化。正如习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的发言上所说,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实现了全体小康,已经有越来越少的人被饥饿问题困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正确指导。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要积极入党,为祖国未来贡献我们的一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未来祖国的发展也确实离不开我们青少年,而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也同样需要我们。就如同林玉荣先生所希望“你们年轻人就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只有这样一步一步,才能把党的精神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49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报道万千实践,体悟社会百味

为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小队进行更广阔的宣传,让实践小队的活动影响更为深远。信息工程学院简报小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编辑与排版社会实践小队的新闻稿…… 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5日,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出发的很早,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十分明确,那就是本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妙妙手……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信息工程学院7月14日,这已经是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的第五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调研位于夏庄村鹿邑县的另一个产业扶贫就业点—鹿……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3日,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夏庄的第四天了。随着实践队每天的外……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支农到每户,发展产业齐脱贫

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2日,按照我校驻夏庄村书记司书记的指示,今天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鹿邑县秀梅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此次走访目的是调查当……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五星红旗在心中,科技支农跟党走

五星红旗心中有,科技支农跟党走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科技支农的第二天。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崭新的一天,就此拉……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团队活动写实记录
闹钟按时响起,我拉开窗帘,金色的阳光顷刻间洒满整个房间。像往常一样,我打开了支教的钉钉群。当我看见群里同学们提交上来的作业,顿时感到活力满满,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上午9点,线上的老师都按时…
浙江大学生发放问卷:走遍大街小巷 调查居民认知
浙江大学生发放问卷:走遍大街小巷调查居民认知为了解马岙居民对于马岙乡村振兴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马岙村现在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马岙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
芜湖再见,但我们还会再见的哦!
2021年7月20日星期二,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一缕阳光”文学院德雅书院“百年剪影”实践团队线下实践活动正式结束,明天将开始进行正式的线上实践调研活动,以及准备和筹办后续的剪纸作品展览活动。白驹过隙,…
情满云端,收获感动
7月22日,是夏令营的第四天。在今日的值班安排中,我没有被安排当小助教,但我仍有密切关注成蹊小分队开展的课程,期待着小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精彩表现。今天上午首先迎来的是橙子老师的“塑战塑决”小先锋理论…
赏连南瑶绣,承非遗文化
为了全面和系统地感受全国瑶族的历史文化并了解其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薪星文化队”三下乡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广东瑶族博物馆的瑶绣进行对瑶绣文化的调查…
郑州轻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举办“寻梦追源,讲党史”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7月17日,郑州轻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轻’心聚力,‘e’路同行”实践队来到樊村镇马道小学开展党史教育宣讲活动,带领小学生们一起回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峥嵘岁月,同时为学校的学生们开展信…
望历史发展 扬乡村振兴
望历史发展扬乡村振兴为更深入了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至今的发展成果,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赴马岙实践调研团于7月22日在线上观看学习《乡村振兴面对面》视频,并且…
学习党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
不知不觉,为期一周的夏令营已经过去了两天。7月21日,成蹊小分队迎来了第三天的快乐“云”下乡时光,今天的课程仍然充实且丰富。既有每日的绿色健美操,也有垃圾分类主题课程以及朗诵兴趣班等。同时,今天还…
炎炎夏日,我们砥砺前行
2021年7月12日星期一,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一缕阳光”文学院德雅书院“百年剪影”实践团队为庆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向张雪萍老师学习中国传统非遗艺术——剪纸。今天我们“一缕阳光”文学院德雅书院…
由剪纸引起的对中国传统非遗技艺的思考
我是来自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一缕阳光”文学院德雅书院“百年剪影”实践团队的,我们团队是通过剪纸这一独特的具有民族气息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来庆贺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纪念年。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