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对话农场主 解乡村振兴之缘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赴马岙实践调研团 作者:陈依娜 徐照松

深入对话农场主 解乡村振兴之缘

为了深入理解乡村振兴的历史文化发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前往舟山马岙街道心亲农智慧农旅示范园拜访农场主孙舟恩,倾听他与农业的奇妙缘分。

论农场名意义,忆创业初心

孙舟恩是定海区马岙镇的一位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年轻农场主。当谈论起农场起名灵感时,他告诉我们有两个名字,最早叫心亲侬合作社,另一个是心青农果蔬专业合作社。除此之外,在2015年根据原心青农谐音转化注册现心亲侬商标,而这个商标也具有自身特点:商标为5个大米形状的点,褐色是远古,蓝色是未来,褐色是土壤,白色是大米,红色是西瓜。据了解,刚开始农场以水稻为特色,后来孙舟恩利用自己十八年西瓜种植经验,将其打造为了以西瓜为特色的农场,并且该农场是舟山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所有作物按照绿色标准生产,孙舟恩很好的落实了国家坚持的绿色发展理念,这就是该农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谈论起农场创业,孙舟恩谦虚地告诉了我们这一切都是误打误撞的,“我是初中毕业的,在私企上班,喜欢阅读一些杂志,在无意中翻阅到与农业有关书籍时,就被吸引住了,感觉还蛮喜欢这个的,于是开始慢慢尝试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就这样,孙舟恩一直专业地将这件事做到了现在并且不断地在继续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农场。

孙舟恩在发展农场的这条路上之所以走的这么好,必然离不开他本人的坚持,他将自己的热爱坚持不懈的做了十八年,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也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进步,推动农场越来越好。

紧跟国家号召,探索发展模式

孙舟恩认真地说道:“从农场角度来讲,是要生产良心产品,为了消费者,生产一定要安全,提倡优质优价的理念,绿色产业是一个发展趋势。”听完这话,队员们都不禁点头表示赞同。没错,作为一名合格的产家,做出来的产品一定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用优秀的质量去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心亲农合作社跟传统意义上的农场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个种植农作物的地方,更是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今年下半年可能会摸索与体育相结合的模式。孙舟恩指出:“在人少地少的舟山,我们更倾向于日本、台湾模式。学习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到了瓶颈期,到了一定规模再发展很难再突破,农业生产规模化成本太高不现实,从2017年开始在2018年在试着去探索这种和学校接轨的模式,先跟幼儿园探索,借鉴亲子家庭活动模式。”在农场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对于双方都有重大意义,在农场来说,是探索一条新的发展模式,农场与学校对接,为农场产品、客流做引流。对于孩子和家庭来说,一方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增加劳动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食品教育,当今孩子缺少食品认知,让孩子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懂得劳动的艰辛不易。

人大代表带头进行机械生产,在摸索中逐渐完善

孙舟恩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代表的带头作用帮助大家改写了马岙的历史,他带头合资八台插秧机供农户免费使用,从手工插秧、人工撒种等传统种植模式到机器灌溉、机械生产,从经济角度来看他其实是亏本的,但是如果是从社会角度来说的话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服务人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并且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马岙的整个手工插秧的历史。而在未来,农业将会是以科技发展农业为主、智能化农业发展教育。

据孙舟恩所说农作物损耗是农场的一大问题,农场中有许多观赏性的农作物,而这些农作物如果没有其他的想法的话,相对来说它的价值就会仅限于观赏,这样就会造成浪费,所以对于这些食用性不强而偏向于是观赏性的农作物,农场会选择跟摄影协会和学校合作:观赏性的作物采摘后作为道具使用,通过收费卖出由此制作的装饰品;同时喜欢田园风格的游客也可以使用这些农作物拍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些观赏性农作物的经济价值。

农场发展到现阶段,未来的方向是研学。2020年2万多人次来此参观,多的时候一天高达1000多人,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接待难度。而这几年通过实战和学校反馈,我们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在农作物知识讲解这块仍有不足,在农场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做出进一步的优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49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助力乡村振兴,江农学子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1月8日,江西农业大学的一群学子深入飞剑潭乡,开展了一场以“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期间……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大学生助力环境保护与志愿服务

为了响应社会责任,江西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团队在近期展开了一次以“环保与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了新建社区,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改善社区环境,并为社区老人……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走进社区,助力老年人生活‌

近日,安阳日报小记者中心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志愿服务,帮助社区内的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温暖夕阳,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活动当天,学生们早早来到社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我校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展现青春担当

2025年2月,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社区志愿服……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社区,传递温暖与知识

清晨,阳光洒在同学们充满朝气的脸上,他们怀揣着热情和精心准备的各类物资与资料,踏入了社区。一进入社区,同学们就迅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行动。志愿服务小组的同学们首先来到了社区的……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孤寡老人,践行社会责任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走进社区,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团队成员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详细了解了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精心准备了慰……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环保行,青春在行动

为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和谐社区环境,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社区,分组展开行动。有的同学拿着垃圾袋和钳子,仔细捡拾路边、草坪的垃……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踏步彩云之南,寻访自然生态
踏步彩云之南,寻访自然生态伴随暑期热浪来袭,凉风习习、水天一色的云南大理已然成为大众避暑的好去处。同时,得益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理民宿产业在推动洱海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当地居民就业率方…
枣庄学院“三下乡”实践团赴济南开展分析调研活动
经济与管理于7月14日-18日,赴济南各城区开展“山东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调研活动,即“国情观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由市场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三个环节组成,观察结果以新闻…
陕理工学子三下乡(三):关爱留守儿童,爱心铸就成长
应温总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号召,陕西理工大学实践团赴汉中市南郑区两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以“绘梦织夏·梦想起航”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
童心向党,青春逐梦
转眼间,美好的7月已过大半。今天,迎来了7月23日,看似是平凡的一天,却已经是专属于成蹊小分队的夏令营的第五天了。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无论是成蹊小伙伴之间,亦或是成蹊与石门五小的学生之间,都经历了一…
多彩生活,禁毒先行;美好人生,防艾当先
重庆8月1日电(通讯员张奥瑜)7月1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千秋禁,红丝行,展未来“实践团与合川区草街街道十字路社区的居民们相遇在盛夏。志愿者们来到了十字路社区,实地走访十字路社区的居民。在当地进行…
团队活动写实记录
闹钟按时响起,我拉开窗帘,金色的阳光顷刻间洒满整个房间。像往常一样,我打开了支教的钉钉群。当我看见群里同学们提交上来的作业,顿时感到活力满满,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上午9点,线上的老师都按时…
浙江大学生发放问卷:走遍大街小巷 调查居民认知
浙江大学生发放问卷:走遍大街小巷调查居民认知为了解马岙居民对于马岙乡村振兴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马岙村现在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马岙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
芜湖再见,但我们还会再见的哦!
2021年7月20日星期二,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一缕阳光”文学院德雅书院“百年剪影”实践团队线下实践活动正式结束,明天将开始进行正式的线上实践调研活动,以及准备和筹办后续的剪纸作品展览活动。白驹过隙,…
情满云端,收获感动
7月22日,是夏令营的第四天。在今日的值班安排中,我没有被安排当小助教,但我仍有密切关注成蹊小分队开展的课程,期待着小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精彩表现。今天上午首先迎来的是橙子老师的“塑战塑决”小先锋理论…
浙江大学生采访老党员:以青春之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
浙江大学生采访老党员:以青春之活力传承红色基因为了深入了解老党员的经历以及感受建党100年以来的历史变化,7月2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赴马岙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