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至7月29日,南京财经大学 “万物共享,单车领航”暑期实践团队历时14天,团队成员分别走访了盐城、南通、昆明、苏州等六市,对单车管理的现状、民众反馈有了第一手的资料。成员根据单车现状及内容切实开展了志愿服务、普法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将民生福祉为民所用、急民所急。
一、兵分三路,六市诊车疾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团队对问卷调查进行讨论、汇总后,一致决定将实践团队分为三组,前往盐城、南通、昆明、镇江、苏州等六市进行实地考察,在第一线了解单车现状、听取民众呼声。
在实地考察中,团队成员发现共享单车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规范的停车现象:共享单车没有停到路边所画的白线中、共享单车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向停放、共享单车占用盲道、共享单车倒地、共享单车数量较多堆叠停放、废弃单车无人管理……同时,团队成员也采访了街道市民、退休干部、共享单车平台理车员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在他们的采访反馈中,团队成员细心归纳、整合,发现了三个突出的问题:首先,共享单车无序停放随处可见、恶意破坏、盗窃、替换二维码、张贴小广告等情况时有发生,用户的不当使用是其直接原因。共享单车覆盖范围广、用户群体广泛,共享单车经营企业、道路交通部门管理困难,为不法之徒制造了可乘之机。对于一些不当行为,“随大流”的心理也时常作祟,许多用户只求便利却不愿承担相应义务,本就无序的单车乱停乱放情形更
让其心安理得地随意停放。
图为团队成员对理车员的采访。通讯员 宗思言 供图
其次,企业未对旗下共享单车做出高效管理。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效率不高导致乱象的出现与有效治理之间存在“时差”,共享单车行业秩序维护过分依赖用户的自觉,企业未能及时承担管理义务与社会责任,导致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多年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此外,有关部门对于共享单车行业的监管仍需加强。近年来,共享单车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品牌多、总量大、覆盖城市广,已然成为许多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但我国共享单车管理中例如归责制度、市场监管等立法、执法方面的有关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
面对上述问题,平台理车员分析说:这些问题当然存在,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平台监管不力、加之民众意识淡薄,不能做到利己同时利他。
身处昆山的陈洽却有不同的看法。2021年7月19日,陈洽首先想要了解当地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状况,便当即通过电话连线相关的工作人员,她了解到,昆山公共自行车只有一种,由便民中心统一管理。公共自行车实施的是一种类似于公交车刷卡使用的管理方法,且需要使用二代身份证线下注册并缴押金才可使用,还车时也需要把公共自行车卡进专门的卡座中。在昆山公共自行车有700多个站点,每个站点每天都有师傅进行专区管理,很少出现乱停乱放的现象。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在昆山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经了解,以前城市中的确出现过个人破坏单车的现象,不过相关的违法行为都已依法受到制裁。如今随着市民素质的提高,这种破坏单车、扰乱秩序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见。
陈洽表示,采访之中,虽然民众对单车分配、管理问题也存在意见,但是意见较少,民众普遍呈积极态度。
二、深入基层,对症无顽疾
2021年7月20日,实践团队成员在线上进行讨论并听取了指导老师的意见,经过分析归纳,大家认为单车乱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群众意识薄弱,不能够有序停放单车,以致单车乱停乱放,加之理车员疏于整理,从而造成了这种状况。
如果再不行动起来,单车乱象势必会造成更多危害。分布不均、无序停放、恶意破坏、盗窃、替换二维码、车身涂鸦、张贴小广告等问题不仅影响共享单车最基础的使用功能,还严重妨碍了社会环境建设,影响城市市容市貌,对其他车辆正常行驶造成危害。对共享单车的恶意破坏更是可能造成交通事故,损害用户的人身权益。因此,大家一致认为,对共享单车管理乱象的治理十分必要。
分析出了症结所在,行动就有了指南。队长倪雍竣针对这些问题,将团队主要任务的着眼点放在志愿服务、法制宣传两大方面。7月21日,陈洽整理好与共享单车相关的法律法规,走进社区进行普法宣传。考虑到社区居民的文化程度与知识广度,陈洽采取了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先向居民展示相关违法行为的照片,再讲述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尽量做到讲入人心、讲出实效。居民们耐心听讲,频频点头,一番讲解后,纷纷表明自己已经清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法方能守法,今后一定争做守法公民,正确合理使用共享单车。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7月22日至7月23日,宗思言、陈钰瑶在镇江自发组织了志愿理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宗思言、陈钰瑶针对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积极行动,将停车线外、反方向、盲道上、倒地的共享单车摆放到正确位置。同时,宗思言在一些盲道附近发现了提醒不要占用盲道的指示牌。由此可见,相关平台的负责工作完成的没有问题,主
要还是群众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图为普法宣传活动后,民众自发理车。通讯员 华艮霞 供图
为期两天的普法活动、志愿服务下来,大家都有一定的收获。陈钰瑶认为共享单车的停放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普法活动、志愿活动只能是一时一地的,如果大家停放单车时注意规则,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大众文明骑行、规范停放车辆的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几日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实践团队想要提高大众自觉性的决心,也让团队成员明白了只有当每个人都做好分内的事,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三、学以致用,措施多益善
通过实地考察、普法活动和志愿服务,可喜的是实践团队看见了成效,看见了希望。但是想要单车乱象彻底消失,仍需要进一步的措施和努力。
7月25日至7月29日,在多轮的线上讨论、研究,指导老师的提点下,团队成员针对共享单车的管理乱象,分别从法律、道德的角度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共享单车行业的相关法规制定对解决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至关重要。就现阶段而言,中国自行车协会指导成立了共享单车委员会,我国北京、上海、杭州、郑州等地针对共享单车管理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对于共享单车行业存在的例如分布不均、押金退还、恶意破坏、盗窃等常见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案。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也发挥了切实作用。但由于共享单车的“共享”属性,如何认定责任主体是处理恶意破坏等问题的难题。我们认为,立法部门可针对责任主体的认定问题制定更明确、科学的具体规定,从而进一步实现“违法必究”。
图为普法宣传手册相关内容。通讯员
宗思言 供图
其次,在相关法规相对完善的情况下,共享单车管理乱象依旧层出不穷,体现出执法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共享单车企业对于共享单车调度的不及时是导致共享单车摆放乱象的主要原因。我们希望企业积极履行责任的同时,有关监管部门也加强监督。对于妨碍社会环境、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监管部门应依照法律行使职权,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促进共享单车的高效管理。
最后更要指出的是,共享单车的长远发展不仅需要法律法规作为规制行为底线的准绳,更需要公民个人提高道德修养,端正态度,承担责任,为共享产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为文明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把握传统,创新亦鲜明
在“万物共享,单车领航”暑期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观,时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在实践开展过程中,暑期实践小队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线上讨论、研究内容、发放问卷;线下街访、采访、志愿理车、法制宣传,同时配合防疫工作,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实践团队成员也采用多角度、全方位地采访方法,团队成员对共享单车理车员进行采访,注重透过管理人员的视角,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摆放进行深入了解,并从中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的解决方法。
团队成员也没有忘记实践活动的传统方法,团结力量大,面对共享单车停放的乱象,团队成员在志愿理车过程中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到这项志愿活动中,让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不仅增加了民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同时也使民众切身体会到理车的不易。
“万物共享,单车领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亮点在于,团队成员们从法律的视角对共享单车现存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成员们经过讨论分析,从法律的角度,针对单车乱象整治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五、且行且歌,实践话收获
在疫情反扑的大背景下,这次实践活动是特殊的,团队成员不得不线上交流,这样虽然不似线下调研那般容易沟通,但是团队成员依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工作都非常熟悉,尽管困难各种各样,但是仍然没有磨灭我们对暑期实践的激情,更没有耽误各自工作的进展。
“万物共享,单车领航”暑期实践活动虽历时不长,但是团队成员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整个实践过程都是由实地考察、查阅资料、采访分析组成的。队长倪雍竣笑称“三点一线”,在这些过程中,团队成员大都黑了一个度,但是正如团队成员宗思言所说:“虽然有点苦、有点累,但是考察、讨论之后的成就感却是无与伦比的”,诚如斯言,在实践过程中,大家对于单车乱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并不像开始实践时所想的都是“理车员的错”那么简单。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共享单车管理乱象的病根,解决顽疾需要理车员、平台的努力,更少不了法律的保驾护航、民众重视程度的提高。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单车问题,为共享单车的秩序维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50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