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舌尖上的三下乡|“传承”实践队后勤篇

来源:岭师数计学院“传承”社会实践队 作者:谢青青

如果将下乡比作一次出征,那么后勤组就是传承社会实践队的大后援,负责全队的后勤工作,让“前线”的战友们没有后顾之忧。后勤是传承社会实践队最坚实的后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后勤组担起队伍全天的起居饮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每天传承队伍里的其他队员冲锋在支教前线忙碌着的时候,后勤人员默默守在他们身后为队员们保驾护航,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队伍整理得井井有条。

买菜篇:部队出发,进军菜市场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人儿买菜去,清晨5点多,传承社会实践队的后勤组人员已经早早起床,睡眼惺忪地为一天的三餐作准备。虽然带着朦胧的睡意,但是后勤人员还是坚持早早去菜市场为队伍准备一天的新鲜食材,他们走遍市场货比三家、挑菜砍价才舍得买点菜,都希望可以在有限的经费里买到最多的菜。150块左右36个人一日三餐…平均每个人一天只花费5块实在太考验大厨了!好在他们都有一手好功夫!而且还有深藏不露的随队队员前来帮忙,在越来越饱的日子里,每逢下乡胖三斤对于他们而言根本不成问题!

做饭篇:手起刀落,摇身一变大厨神

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开头做得好,以后就顺理成章的变得越来越好了。他们也是第一次做这个工作,在这之前,也许他们里面有的人没有过多的经验和技术,也有不少队员都是第一次摸那粗糙的菜刀,也很少见过那偌大的锅与灶台、油烟弥漫的厨房……食材,佐料,调料的配比?对时间的精妙运用?每个人都是半斤半两,但正是团队里每个人的一知半解汇合起来,打造出了最匠心独运的菜式。每天负责后勤的人员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队伍全员皆后勤,铁打的炉灶,流水的人员,“厨师们”千变万化的烹制手法,让每一天饭食都是全新的享受,也因如此,发掘出不少的能人异士,以及口味、饮食习惯的碰撞,了解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深刻内涵。清脆咛铃般的砧板声, 闲来无事的拌嘴声,偶尔的发出的惊奇声,总之,有人在的厨房,绝不会有安宁的时候。厨房就像是队员们的“开心农场”,在哪里,我们像是幼稚园里的大朋友,天马行空般地搭配菜式,尽情地享受着炒大锅菜。将来之不易的食材,运用巧妙的手法,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传承社会实践队的后勤队员们。一把好的炒手,让大伙不仅能吃得饱还吃得好,更好的开展工作。

进餐篇:用心料理,换来队员们真情以待

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传承社会实践队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从不相识到后来的彼此了解,从你我他她最后变成我们。对于他们而言,每天最开心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后勤喊你回去吃饭。每天饭前,他们都会进行猜谜的特色餐牌,然后一起等待着后勤人员把菜端出来揭晓的那一刻。常言道,快乐与别人分享,快乐会加倍,同样,美食也一样。某队员:“来来来,我这里有一包豆角,谁要吃的,赶快来夹吧”。此时此刻,“我要,我也要”的声音从四面八方的传过来,俨然像是一个热闹的菜市场。路过偷吃的队员不经意的一句:“挺好吃的”,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只要看见大家吃得开心,我们就觉得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一位后勤人员的内心独白,其实他们吃的不是味道,而是满满的爱。

洗碗篇:锅碗瓢盆,奏起“夜半小夜曲”

听见厨房里炒菜的声音,听过吃饭嬉戏的声音,自然也听过炊具间碰撞的声音。当曲终人散后,后勤人员还要忙着洗锅碗瓢盆,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直到最后一刻!后勤的一天,从一清早就开始准备着,一直到晚上清理打扫好厨房,踏着晨星外出买菜,迎着皎洁的月色结束一天的后勤工作。“你这边扫好了么?”“还差一点点就好了”“我这边弄好了,我来帮你吧”,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团结起来的传承社会实践队,所向披靡!

在三下乡的队伍里,有这样一个小分队,上可煮饭做菜挑食材,下可清洁食堂与厨房,左可分配三餐食物,右可为厨房大厨当打手,每天提供叫起服务,这就是既当爹又当妈,任劳任怨默默坚守的后勤组。无论风里雨里,那一缕缕乡间炊烟,永远走在传承队伍后勤工作的第一线。

传承社会实践队熬制的爱心汤

队伍后勤大厨在示范如何做菜

后勤人员通力合作,熬制最美味的饭食

后勤人员在洗菜,为煮菜做准备


通讯员/谢青青

摄影/谢青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5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了让养老院的老人们能够安全出行,“以青年之行…… 刘佳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近日,“以青年之行,忆岁月峥嵘”实践小队积极响应党…… 刘佳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

最新发布

品尝青春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风轻无雨,只有骄阳烤着大地,而我们则拿起手中的相机,在滚烫的空气中记录那些令人心动的美丽。柳阿姨是负责1号楼保洁工作的阿姨,她有着微胖的身材,平凡的容貌,可这些都挡不住她内心对重回青春的 …
深入家庭,了解实情
青春之火,熊熊燃烧
又是新的一天,天微亮,风微凉。从大学入学以来,也尝早起,每日清晨诵读是我们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功夫。只是如今每天早起心里带着一份责任感,一份为人师的责任,心有所牵,肩有所责。学生的一天也是从英语角开 …
红色人生
红色代表热情、刚烈,红色性格的女子大多都有巾帼女子的气魄,宁愿站着死,不愿坐着亡。我喜欢红色,向往红色,也许你会说我庸俗,那是你不懂人生。教师不是我喜欢的职业,红色性格使我容易暴躁。我不能容忍我的 …
查济团队家风调研:家风留千年,漫漫传承路
2017年7月10日,赴皖南实践团队第八支队在早上九点钟 由带队老师带领,从宣城出发赴查济调研,虽然天气条件不佳,但是团队仍保持高涨的热情,坚持按照既定行程进行活动。…
成长蜕变记
“哇,你脖子那里发生什么事了?”“啊?怎么了?”我紧张地问。“你脖子晒黑了好多,都分层了,哈哈。”小伙伴调侃我说,结果遭到我的一记白眼。这几天,杨柑镇的天气一直很好,每天早上八点就艳阳高照,火辣辣 …
收获颇丰
早上八点,湛江的太阳就已经很灼人了!顶着炎炎烈日,我们调研组一行7人兵分两路,三人前往遂溪县教育局,四人前往杨柑镇镇政府,采访相关人员,收集调研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一路上我的心情十分的忐忑。因为我们 …
支教家庭走访,挖掘农村男孩励志品质
对外交流协会赴宁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开课第三天
(通讯员 戚慧婷 周倍毅)7月12日上午八点二十分,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对外交流协会赴宁乡市历经铺乡大湾岭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始了第三天的授课。第一节课是由支教组成员戚慧婷为一二年级班全体成员上的早读课。 …
为人民服务,亲切如你
阳光普照的七月,追随着太阳升起的步伐,呼吸着早晨新鲜的空气,我们又一次外出,寻找我们需要的素材与资料。而这一次,我们的目标便是杨柑镇的政府与遂溪县的教育局。 为了节省时间与能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素材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