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踏百年红船,迎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心得感悟(十)

来源:湖州学院“踏百年红船,追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胡苏杭

2021年7月湖州学院“踏百年红船,迎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州市长兴县北汤村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北汤村党群中心汤书记向我们介绍北汤村的基本情况:整个北汤村面积近5平方公里,管辖11个自然村,20个承包组。目前共有农户737户,常住人口2300多人,耕地4466亩,水塘1500余亩,当今该村主要产业为特种水产养殖和芦笋种植。

据了解,北汤村原是湖州市的一个贫困村,每年都需政府扶贫,后来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汤村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乡亲们的辛勤劳作的共同努力下,今时不同往日,已经彻底摆脱了贫困落后帽子,充分利用当地的水产特色资源,变成了共同富裕小康村。

所以别看北汤村是个小村落,现在它的名气却非常响,是个著名的致富脱贫村。当靠近村庄的主要街道时,我立刻被眼前一排排崭新整齐干净的楼房所吸引,随处可见典型的白墙青瓦徽派建筑,如果不是司机师傅说这就是北汤村的话,我还以为这只是途径的一个小镇。下车后,我们随机询问了一名过路的村民,得知当地村民们都搬进了刚新建不久宽敞的楼房。

我们去附近农舍逛逛,只见北汤村农舍附近都是大大小小的池塘,这些池塘有的还用漂亮的木结构的桥连接起来,这些桥可以连接好几个池塘,这些木桥既可以供游客观光,也可以供游客垂钓。有的池塘甚至还设有绳索桥,游客在上面行走如果晃动几下其乐无穷,好像回到了孩提时代。池塘岸边都是翠绿的垂柳,垂柳倒映在池塘中让景色显得更加美丽。村民们就是靠这些池塘里养殖的各类鱼

等水产谋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58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踏百年红船,迎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心得感悟(十二)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越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在此战略提出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村镇纷纷响应号召。在湖州市各村镇也有大大小小的乡村振兴在实施中。“踏百年红船迎共同富裕”团队…
走进社会,点亮青春,塑造自我
走进社会,点亮青春,塑造自我导语:暑假期间,为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活动宗旨,我加入了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返乡工作学习实践队。经过慎重考虑,我来到了上海市普陀区梅川路1275号洪太极涮肉羊蝎子火锅…
“踏百年红船,迎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心得感悟(十一)
2021年7月,湖州学院“踏百年红船,迎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赴南浔区息塘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息塘村与乌镇仅一河之隔,距离南浔古镇也只有10公里。地处两大国家5A级景区之间,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
走入新洛阳报旧址,看洛阳新闻事业发展
红心向党,学史力行。7月7日,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聚点实践团为学习红色事迹,践行红色精神,来到了洛阳市新洛阳报旧址纪念馆,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方式,感受红色文化,体悟红色精…
揪心扉,时代青年铭初心
7月20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国家防总已于7月21日3时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持续强降雨已造成多地道路被淹、人员被困,突如其来的汛情深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把脉南水北调,体悟伟大力量”社…
担使命,一库碧水向北传
2021年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把脉南水北调,体悟伟大力量”社会实践队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引渠、重力坝、引水闸等重要建筑。陶岔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
攻难点,世界之最挺傲然
为深入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巨大作用,实践队来到邓州市南水北调湍河渡槽工程,对其日常的运作和维护措施以及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起到的重要性作用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进入邓州市之后,地…
创新发展方式,助力新农村建设
7月29日上午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知君益行”社会实践队成员来到长垣市蒲西街道云寨村进行考察实践。这里是长垣市的网红村建设基地,交通通达性好。土地总面积74.91公顷,全村141户497人,云寨村耕地全部流转,…
长才干,关键工程初震撼
又清又亮的丹江水,自渠首淅川奔涌而出后,要穿越南阳市最重要的河流——白河。既要白河不影响“调水的一丝水质”,又要南水北调工程不影响“一缕白河输水灌溉”,这就诞生了南水北调中线的一处重要控制性工…
保民生,水质保障不松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碧水来。丹江口水库将汉江和丹江引入怀中,汇聚成清澈晶莹的一库碧水,担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南水北调中线使北京、河北等地人民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2014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