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到计算机,从未知到已知,从理论到实践,回顾郝克刚教授的一生,他为计算机和软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郝克刚教授,陕西长安人,生于1936年7月,195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并留校。1958年至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进修数理逻辑。1981年至1984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访问学者。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科点)。历任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1984年至1989年)、西北大学副校长(1989年至1991年)、校长(1991年至1995年)。带着对郝克刚教授的崇敬之心,2021年7月13日上午,NWU薪火相传-信息学院团委实践队与中国计算机学会采访队来到郝克刚教授的家里进行采访。
郝克刚教授在采访中说到:“在过去,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宣传渠道、宣传阵地较少,我们在计算机和软件方面所做的很多艰辛工作少为人知。60年代末,我校承接了为军队研制“高炮指挥仪”的项目。在那个年代,计算机科学还是一门新兴科学,而且我们又是数学系的老师,任务对我们来讲非常艰巨,但是大家非常热情,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制造出了西北大学第一台计算机,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作为郝克刚教授团队中的一员,杨康善教授也简述了研制的一些细节。早在1956年,我国计算机事业刚刚起步时,我院领导卓识远见,即从当时的数学系,选派了一批包括郝克刚教授在内的有志于计算机科学事业的年轻教师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学校计算机的有关课程。在承接“高炮指挥仪”项目后,为了该项目顺利完工,杨康善教授和郝克刚教授等人又去各地调研,他们从最初的元器件学习到完成最终系统搭建,过程异常艰辛。
在没有发达的网络可以查询资料、没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郝克刚教授的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不仅研制出西北大学的第一台计算机,顺利完成了“高炮指挥仪”制造项目,同时也先后完成了“KCJ快速数列处理机”、陕西电台自动控制的“XDS-16计算机”等科研项目,开启了数学系办计算机工厂的道路,造就和锻炼了一批能够从事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的科研队伍,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知名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郝克刚教授多次提到:“我对理论比较感兴趣,现在很多人强调应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应用教学,这种观点我是不赞同的。计算机科学虽然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但科学不应该完全是从应用出发,而应该从未知出发,用学生对未知的渴求促使学生学习,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而不是单纯地学会应用。”大学与技术学校不同,它传授的是生命力之花,即思想。提倡“无用之学”,是为了激发学生们活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再从已知去挖掘如何应用,不畏惧坐“冷板凳”。
采访的最后,郝克刚教授对信息学院广大学子寄予厚望:兴趣是研究的动力,坚持是成功的保障,在兴趣的驱动下,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果。另外,郝克刚教授还希望莘莘学子在利益上要学会舍让,在实践上要笃行,在科学上要进取,在理论上做有价值的创新研究,将来成为可以报效国家和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
采访结束以后,团队成员协助CCF协会人员拍摄整理郝教授早年未被宣传的研究工作记录和研究论文,研究成果,为国内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进程提供了更充分的资料,填补了早年国内计算机行业发展的研究空白。
此次专访中,我们在郝教授的身上感悟到了老一辈计算机科研工作者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奉献自我。从西北大学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再到承接军队“高炮指挥仪”的项目,任务之艰巨,困难之重重,难以想象。从数学到计算机,从未知到已知,从理论到实践,在那个没有发达的网络可以查询资料、没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年代,郝克刚教授和他的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为计算机和软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怕困难、深学笃行的精神品质值得青年人学习和追逐。吾辈青年应以青春之朝气接力奋斗,为中国计算机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59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