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北大学郝克刚教授专访

来源: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李驰 杜芊芊 恒一陟

从数学到计算机,从未知到已知,从理论到实践,回顾郝克刚教授的一生,他为计算机和软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郝克刚教授,陕西长安人,生于1936年7月,195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并留校。1958年至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进修数理逻辑。1981年至1984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访问学者。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科点)。历任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1984年至1989年)、西北大学副校长(1989年至1991年)、校长(1991年至1995年)。带着对郝克刚教授的崇敬之心,2021年7月13日上午,NWU薪火相传-信息学院团委实践队与中国计算机学会采访队来到郝克刚教授的家里进行采访。

郝克刚教授在采访中说到:“在过去,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宣传渠道、宣传阵地较少,我们在计算机和软件方面所做的很多艰辛工作少为人知。60年代末,我校承接了为军队研制“高炮指挥仪”的项目。在那个年代,计算机科学还是一门新兴科学,而且我们又是数学系的老师,任务对我们来讲非常艰巨,但是大家非常热情,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制造出了西北大学第一台计算机,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作为郝克刚教授团队中的一员,杨康善教授也简述了研制的一些细节。早在1956年,我国计算机事业刚刚起步时,我院领导卓识远见,即从当时的数学系,选派了一批包括郝克刚教授在内的有志于计算机科学事业的年轻教师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学校计算机的有关课程。在承接“高炮指挥仪”项目后,为了该项目顺利完工,杨康善教授和郝克刚教授等人又去各地调研,他们从最初的元器件学习到完成最终系统搭建,过程异常艰辛。

在没有发达的网络可以查询资料、没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郝克刚教授的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不仅研制出西北大学的第一台计算机,顺利完成了“高炮指挥仪”制造项目,同时也先后完成了“KCJ快速数列处理机”、陕西电台自动控制的“XDS-16计算机”等科研项目,开启了数学系办计算机工厂的道路,造就和锻炼了一批能够从事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的科研队伍,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知名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郝克刚教授多次提到:“我对理论比较感兴趣,现在很多人强调应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应用教学,这种观点我是不赞同的。计算机科学虽然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但科学不应该完全是从应用出发,而应该从未知出发,用学生对未知的渴求促使学生学习,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而不是单纯地学会应用。”大学与技术学校不同,它传授的是生命力之花,即思想。提倡“无用之学”,是为了激发学生们活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再从已知去挖掘如何应用,不畏惧坐“冷板凳”。

采访的最后,郝克刚教授对信息学院广大学子寄予厚望:兴趣是研究的动力,坚持是成功的保障,在兴趣的驱动下,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果。另外,郝克刚教授还希望莘莘学子在利益上要学会舍让,在实践上要笃行,在科学上要进取,在理论上做有价值的创新研究,将来成为可以报效国家和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

采访结束以后,团队成员协助CCF协会人员拍摄整理郝教授早年未被宣传的研究工作记录和研究论文,研究成果,为国内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进程提供了更充分的资料,填补了早年国内计算机行业发展的研究空白。

此次专访中,我们在郝教授的身上感悟到了老一辈计算机科研工作者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奉献自我。从西北大学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再到承接军队“高炮指挥仪”的项目,任务之艰巨,困难之重重,难以想象。从数学到计算机,从未知到已知,从理论到实践,在那个没有发达的网络可以查询资料、没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年代,郝克刚教授和他的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为计算机和软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怕困难、深学笃行的精神品质值得青年人学习和追逐。吾辈青年应以青春之朝气接力奋斗,为中国计算机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59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传承珐琅,开启新程

珐琅历史悠久,是一门融合艺术与工艺的独特技艺。它以金属为胎,在表面施以珐琅釉料,经烧制后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效果。珐琅工艺主要分为掐丝珐琅和画珐琅。掐丝珐琅需先将细铜丝掐成图案…… 十九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着新媒体之凤彩 赋珐琅器花盛开

珐琅这一古老而精美的工艺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独特的色彩与质感使其在艺术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珐琅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的迈锡尼文明,当时就有在金属…… 十九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青春助力非遗传承: 曲阜师范大学凤彩珐琅展

珐琅文化是融合多种工艺的独特艺术文化。其制品色彩绚丽、造型精美,装饰图案丰富多样,兼具中西方文化特色。在古代,珐琅制品多为皇家御用,象征着权力与富贵。如今,它作为珍贵的非物…… 十九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匠心独运承古韵,珐琅璀璨耀今时

(通讯员:孙乐雨)在古老与现代交织的时光隧道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其中,珐琅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成为了非遗宝库中…… 十九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古韵今风相辉映,珐琅非遗焕新彩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4日电(通讯员孙乐雨)在数字化席卷浪潮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1月1日至2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凤彩珐琅实践…… 十九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沉浸珐琅文化,品味艺术精髓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3日电(通讯员吴俊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活动切实把中国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发展潮流相结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新活力。…… 十九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新媒赋能凤舞彩,珐琅传韵展华章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3日电(通讯员董春成)珐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金属装饰工艺,又称“佛郎”“法蓝”。珐琅工艺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精湛的技艺,至今仍然在现代设计和艺术中占…… 十九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珐琅技艺,传承匠心精神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4日电(通讯员赵雨轩)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凤彩珐琅实践队借助新时代媒体之力,推动传统珐琅工艺文化蓬勃发展。珐琅工艺,技法精湛,是承载民族记忆与智慧的文化瑰宝…… 十九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传承珐琅,开启新程

珐琅历史悠久,是一门融合艺术与工艺的独特技艺。它以金属为胎,在表面施以珐琅釉料,经烧制后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效果。珐琅工…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着新媒体之凤彩 赋珐琅器花盛开

珐琅这一古老而精美的工艺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独特的色彩与质感使其在艺术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珐琅工艺历史…

以青春之智,助力绿芽逐梦前行

以青春之智,助力绿芽逐梦前行2025年1月21日,重庆大学“童心向阳,绿芽助梦”实践团对重庆部分中小学生进行线上教学活动。此…

安徽工业大学赴泸州泸顺起义陈列馆开展革命历史学习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习部2025年1月12日电(通讯员闫旭钟君潞刘宸硕)为进一步加深对红色精神的了解,助力传承红色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母校情长,荣校梦扬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情植母校厚土,梦筑校誉荣光(通讯员:孙静静)在时光的长河中,沾化一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

最新发布

简谈法官所应该具备的素养
谈到法院的工作者,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法官,所以我希望能够凭借我短暂的工作经验,简单总结一下这个职位所应该具有的素养,以便为自己以及同样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些思路。通过我在开庭时的观察以及平时我在整理…
山东大学齐鲁医行志愿服务队假期街头调研
2021年7月30日至3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行志愿服务队成员吕秉轩、狄涵组成志愿服务队济南小分队,于济南市街头派发问卷,关于公众对新冠疫苗的认知程度以及影响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街头调研。两人组成山东大学齐鲁…
辽宁学子三下乡:重游革命圣地,坚守红色初心
从古至今,先辈们开天辟地,少不了革命,少不了战争,更少不了流血牺牲。多少年来,有多少过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怀…
打响第一枪,溯建党初心之地
2021年7月29日,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巡讲团在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滨湖广场开展巡讲活动。本次出行由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巡讲团团长聂乐愉带头,巡讲团全体成员前往。下午16:20,实践团全体成员在团长聂乐愉同学的…
初到下海
这个暑假,我们”峰鸣“社会实践队的队员要到下海小学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队伍是从下午两点半出发的,在下午差不多五点的时候到达的。我们队伍是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到达下海小学的,因为我们队伍的每…
湖北学子三下乡:礼赞建党百年,蓓蕾”人悟初心
2021年6月2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赴汉川小队参与了当地西门桥社区的建党百年活动,与当地老兵党员同上一堂党课,感受老一辈革命党员的英雄气概。服务队成员还前往社区参观建党百年文化展,…
湖北学子三下乡:牵手同行,“蓓蕾”再启航
为进一步加强成员间的了解,确保此次团队三下乡顺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于6月20日举办了见面会。此次见面会分为团队队员自我介绍、介绍“蓓蕾”志愿服务历年取得的成果、答疑环节以及指导老…
苏大学子三下乡:老有所E,情暖夕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时代再快,也不能忘记等等老年人。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探究弥合老年数字鸿沟的有效路径,苏州大学老有所E暑期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苏州市各社区、商场等…
湖北学子三下乡:让“蓓蕾”之花在奉献中绽放
2021年7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在杏福农业园开展第二十五的志愿服务活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即将结束,但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依旧不减。大家在农业园帮助老伯伯们清扫青水园,一同修…
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赴黄山“说文写字”社会实践团队出征会议召开
路在脚下,从“心”出发。7月12日上午,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赴黄山“说文写字”社会实践团队全体队员齐聚安徽师大北门,头顶炎炎烈日,脚踏灼灼大地,带着满怀的爱与希望,向着实践地雷湖出发。出征伊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