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计算机学院“弘扬文化,同心燃梦”实践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高新浩

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注重孝道的民族,无论哪个时代,孝道都是形成社会道德规范的尺度和准则之一。四大圣贤之一的宗圣曾子的核心思想就是孝道。曾子认为:孝道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无所不在,无时不用,无所不包,不仅仅局限于父母与儿女之间,还应该扩展到社会。因而把弘扬孝道与转变社会风气进而寻求治世结合起来,主张以孝治民,以孝为政。

为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领悟曾子精神。2021年8月1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弘扬文化,同心燃梦”实践队来到济宁市嘉祥县满峒镇南武山中村,开展学习曾子孝道精神实践活动。在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肖龙航,辅导员孙宇老师和指导老师牛磊老师的带领下,“弘扬文化,同心燃梦”实践队全体队员安全到达指定地点并成功展开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达到预期的效果,队员们明确分工,在曾子文化,曾子精神和当地的一些传统等方面做足了准备,并且与当地居民进行良好的沟通,进而确保社会实践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使社会实践能更加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效果。

为本次实践活动计划顺利目标明确,我们首先拜访了当地的一位老教师曾庆臣,曾老先生是曾子第七十五代,对曾子文化具有很深的造诣。曾老先生首先带领我们参观曾氏家祠。曾老先生在曾氏祠堂给我们讲述曾氏的迁徙,据曾老先生讲述,队员们了解到,曾氏起源于山东一带,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庐陵等地。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曾姓发展成为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从曾氏于东汉时大举南迁。十五派的曾据率宗族千余人由山东渡江南迁。先居于庐陵吉阳乡,后又迁至莺迁乡。就这样曾氏在江西从十五代到六十代生活了两千多年,到明朝时孔庙,孟庙,曾庙陆续建成。但是孔庙和孟庙都有守庙人,唯独曾庙没有守庙人,在明朝皇帝的召唤下,曾氏又迁徙回来,迁至现在的南武山。随后,曾老先生带我们参观关公庙和曾子大道,我们了解到关公庙的历史和宏伟。走在曾子大道上,沐浴在曾子文化中,接受曾子文化的熏陶,曾老先生为我们讲述着曾子文化,讲述他的丰功伟绩,讲述他的理论道德,让队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曾子文化弘扬的盛世,看到了曾子文化带来的曙光。大道至简,这不仅仅是通往曾子庙的一条普普通通的路,更是一条走向太平盛世,实现曾子梦想的大道,人生就是一条永不回首的大道,每个人走过不同地点,看过不同风景,最终走向自己的归宿,而宗圣曾子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道,走出了自己的精彩,也为世界留下一抹绚烂的风景。

走进曾子的世界,感悟孝道,走进曾子的文化,体味以孝治民,让社会风气更加良好,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一份力量,经过今天了解与探访,让我们对曾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曾子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孝道也理应成为做人做事的圭臬。一个没有孝道的人,既不可以为友,也不可以共事,更不可委以重任,因为他对于自己的父母都缺乏真诚,对于朋友和社会何来半点诚心?经历了百年的洗涤,曾子文化在岁月的长河里沉淀发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助力了中国梦的圆满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匆匆再寻梦
结束了一天高强度的集训,我收拾行李,带着歉意与期待,踏上了开往阜阳的K1238火车——说带着歉意,是因为原定于17日结束的集训一拖再拖,自己没能早点加入这次实践,帮大家分担任务;说带着期待,则是因为与…
线下多采访,特色好农业
实践队成员在各自家乡的扶贫农产品基地入户走访,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的形式,了解了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名称、生长环境、当前展销形式、销售情况,售卖创新方式及绩效等。我们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三下乡之有趣的折纸课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峰鸣”社会实践队为学生开设了手工课。手工制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东西,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在上课前,老师问学生喜不喜欢手工课,他们说特别喜欢手工课,问他们…
体验、感受劳动的魅力,投身水上乐园建设
透过这次的暑假社会实践我明白了:我们不就应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社会实践的磨练,让我更加深深地认识到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我们正确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
绽放青春之花,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6月23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蓓蕾志愿服务队40名队员赴鄂州段店镇杏福农业园进行为期30天的公益社会服务项目,此次三下乡活动主要是帮助杏福园采摘和包装农产品、搬运货物、铺草坪和打…
走访调查,乡村振兴
大河奔流,岁月悠悠。古老的母亲河,在新时代又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现如今,黄河流域的农产品产业发展是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队以乡村振兴、扶贫志愿为重点,展开了对沿黄流域农…
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上午8:00,社会实践队的成员提前准备好了纸质…
走进伟大工程,领悟书记指示——“凝聚南水北调精神,描绘新时代治水‘南’图”实践队
活动第六天,队员们来到郑州市内某一南水北调工程现场,观看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细节,并借此在沿岸寻找居民做社会调查了解社会民生及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体会大国工程磅礴,领悟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行青春实践队聚焦青岛党史文化
喜逢建党百年。为深入党史教育,学习党政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行青春实践队前往青岛党史纪念馆,实践队员重走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探寻红色地标、寻访英雄模范,进行以聚焦青岛党史文化,再踏百…
水利学院实践队沿黄实地调研
水利学院实践队沿黄实地调研——水利学院“为家乡代言,引领新风尚”暑期社会实践队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天有不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