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剪纸传承不断,点染描绘色彩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汤福燕

时间偷偷跑,来到剪纸教学的最后一节课,不同于以往剪纸课程,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剪纸作品的点染工艺。

走进张雪萍老师家中,扑面而来的凉爽,顿时让我忘记了外面太阳的灼热。日常学习剪纸的桌子上已经放置了一圈的颜料,毛毡之类点染的材料。因着是最后一节课,就算老师家里坐不下我们还是想共同参与。

准备工作完成,开始配色调色的过程中张老师就向我们介绍“点染”。“点染”也叫“点色”、“点彩”,是在刻制好的生宣纸作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颜色上色。传统的点染技法,是用几根蘸有不同颜色的毛笔,快速细致地在图样的两面点染着色,两色交接部分既不相互渗透,又不遗留空白。

“当然,理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需要实践来体会其中的奥妙。”老师调完颜色准备开始点染,首先是绿油油枝繁叶茂的大树,寥寥几笔就将大树的树叶上完色,就当我以为准备换笔描绘树干时,老师却没有停顿的来到旁边的花草,哦!原来是打算将所有需要绿色的地方全部上一遍色。

“上色时蘸取的颜料不能太多,到时候上到纸上会颜色不均匀。”遇到颜料着色多的地方,顺手抽出一张纸巾,轻轻的吸取剪纸上方多余的颜料。不慌不乱,仿佛历经千百遍。也是,张雪萍老师作为高级书画师,书画、剪纸作品多次斩获市级、省级、国家级奖项,她早已应对各种情况,肢体已经形成记忆。

几十分钟下来,已然完成了大概。

“在着色时一定要等一种颜色干后才能染另一种色,以免混肴串色。当然为了点染剪纸效果更加逼真,需要在同一幅剪纸上体现不同的参差感,也是要等颜料干了之后在叠涂一层。”张老师轻轻触摸,好像差不多了。随着不断细化的着色,原本平平的剪纸也展现出单一红纸不能体现的真实效果。就像以前黑白相机照出来的历史和现在彩色照片之间的区别一样。

越往后学,就越吃惊于点染技艺的复杂,原以为不就是单纯的上个色,现在小学生都会涂涂画画。哎,真是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

结束了在张老师这里剪纸的学习,却不敢真的放下,我现在还有很多的欠缺,就像老师说的“理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需要实践来体会其中的奥妙。”所以准备动手的我将点染所需的材料都准备了一份,激动地开始点染。

开始就被难住了,颜色该怎么选择?准备的剪纸作品最后想象的成品是什么样子的?完全没有思路。只能先上网观看教程攒攒灵感,一点点尝试,真是应了那句“光说不练假把式”。就这样跌跌撞撞,整出一幅奇奇怪怪的点染作品,虽然是奇怪了点,但自己还是有种满足感。

作为有着“中国剪纸之乡”美称的河北蔚县,它的点染工艺无论从工具上还是技法上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随着蔚县剪纸种类的丰富,艺人们在点染技艺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洋水彩画中光和色的运用,浓浅烘托、渲染得当,富有强烈的透明感和立体感,使蔚县剪纸作品具有光影效果,成为染色技艺的一种创新方法。

蔚县点染技艺就是对传统点染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和沿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来说,要想将它传承发扬下去,我们不能死守传统,要懂得将传统与实际结合,不断壮大。

(通讯员 汤福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5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支教尾声
支教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初见时,便觉得你们生性好动、难以控制,我们不禁为日后的教学打上一个问号。但是在见到你们上课时认真的眼神时,我们的担忧…
情系花朵,共度炎暑---常州工学院
为响应国家“三支一扶”的指挥,“三下乡”号召,以及承担起一名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自7月12日—23日,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候鸟儿童关爱小分队赴新北区薛家镇奥园社区内进行多元化支教。有幸抓住此…
曲园学子三下乡——忆往昔峥嵘岁月,传今朝红色薪火
“切实加强红色革命精神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指示下,对于基层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红色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而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贯彻党中央…
候鸟关爱小分队
为响应国家“三支一扶”的指挥,“三下乡”号召,以及承担起一名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自7月12日—23日,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候鸟儿童关爱小分队赴新北区薛家镇奥园社区内进行多元化支教。有幸抓住此…
弘扬爱国主题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走进小荷学堂
为响应国家“三下乡政策”,本着爱心奉献社会、真情温暖人心的理念,帮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暑假,7月20日,由山东农业工程学院6名志愿者组成的青春行·中国梦暑期支教团在菏泽市鄄城县左营镇左南社区…
曲园学子三下乡——寻往昔红色榜样,传今朝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成为当下教育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国家文…
青春走基层,“乡”约木屋村
7月24日,东北22℃的清风吹散夏日的炎热,中国矿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不远千里奔赴吉林,来到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木屋村落”的漫江镇锦江木屋村,开展专业实践调研活动。一群豪情满怀的热血青年将校…
杭州大学子三下乡:深入家访,带来科幻畅想
丽水8月1日电(通讯员孙锦豪骆星尉蒋伊婷)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缘溪渔实践队双溪口小分队在简单的早会之后,收拾好所需要的纸笔,调试好相机,拿着一份特殊的礼物,准备沿着上山的小路,踏上去家访的路…
山东理工大学“畅通消防,共享平安”实践团对张店区新旧小区消防通道调研
张店区新旧小区消防通道调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不断加速,高层建筑和私家车日益增多,小区内停车位与私家车之间矛盾日益尖锐,消防通道被占用情况日益严重。且张店区正处于由旧小区向新…
我们挥手告别,说声再见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离别的日子转眼到来。我们挥手告别,说声再见。准备面试的紧张似犹在心间,支教的时光竟已落下了帷幕。结营仪式上,看着屏幕上的你们,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庞,不禁有些不舍。还记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