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不唯有经史子集,书画琴棋等高雅艺术,更有扎根乡土,醇厚朴实的民俗文化。剪纸艺术可谓民俗文化的代表,来源于生活也超越生活。然而,随着经济、工业、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机器剪纸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活态剪纸文化如涸辙之鲋,处境危急。“镂月裁云凭玉手,雕剪研经见高情”剪纸艺术如何迎来涅槃重生,又该走向何处?
乘新媒体之风,传剪纸薪火。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民俗文化日渐衰弱,剪纸艺术无疑也日渐式微,除了应用于特定的场合,很难在生活中看到剪纸的身影。学习剪纸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大家越来越不愿意花时间研究剪纸艺术。针对这些问题“百年剪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展开了调研,线上线下同时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调研有效回收问卷上百份。
问卷调查显示,只有一半受访者曾经接触或长期接触剪纸活动,且只有近两成受访者表示身边有人从事剪纸活动。除此以外,仅有不到三成受访者的学校曾开设剪纸有关课程。由此可见,传统剪纸技艺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承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包括缺乏专业指导,日常生活用处不大导致很难感受剪纸魅力等。同时也有很多受访者表达了自己对于剪纸传承教学重要性的肯定以及对于理想教学方式的期待。
张爱玲曾说:“传统的本身增强了力量,因为它不停地被引用到新的人,新的事物和局面上”,剪纸艺术正是如此,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之下,我们更要把握“互联网+”的时代趋势,利用科技利好加速深化剪纸教学深度以及简化剪纸技艺教学流程。例如,可以通过开发模拟剪纸APP,让年轻人在空闲时间以手机为媒介,线上体验剪纸乐趣并进一步学习剪纸。
岁月剪影,党魂存心,将时代内涵融入剪纸。
当今社会民俗文化在衰弱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民俗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但很多民俗展示形式只是将民俗文化从其特定的背景中离析出来,仅仅关注艺术审美。而民间艺术的美是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民族情感血脉交融的,将民俗文化从它生长千年的沃土连根拔起必会使其枯萎,使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读和扭曲。所以重兴民俗艺术不能只是表面上的宣传,而需要从文化本体上开拓它的源泉。
当下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期,因此“一缕阳光”百年剪影暑期剪纸实践团队选择以“百年剪影,党魂存心”作为剪纸活动的主题和内核,红纸翻折间用用刀剪记录建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作出伟大贡献的英雄们。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剪纸艺术相结合,同时在题材上可以契合当今时事,在剪纸中表达对世界变化的感悟和思考,如乔晓光曾将中国剪纸用于舞美设计,重新诠释了易卜生的经典剧《玩偶之家》等。只有将剪纸艺术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们的情感形成呼应才能更好地吸引大众参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祖先文明成就的生生不息的历史标志。只要中华源远的文明创造不歇,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就不会停止。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担负起民俗文化复兴的使命,“为往圣继绝学”,让剪纸文化生机盎然,大放光彩,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5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