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凝时代力量,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扬州市江上青纪念馆。在本次活动中,团队深入了解江上青烈士探寻真理的励志经历,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辛历程。在现场,团队积极探讨江上青烈士可歌可泣的故事与其不屈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凝铸民族之魂。
少年立志,寻爱国真理
一座中西合璧的青砖红窗小洋楼,曾有一位革命英烈在此为了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团队成员探访江上青烈士的纪念馆,观摩馆中的图文资料。江上青是皖东北抗日武装革命根据地奠基人,是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楷模。1939年8月,为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形成抗日统一战线而参加谈判,江上青在返回途中不幸遭敌伏击,壮烈牺牲。
团队成员对江上青烈士少年的经历有着浓厚的兴趣,认真仔细聆听了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生长在爱国民主的家庭中,江上青的思想觉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睹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与牺牲,少年江上青也在心中坚定了信念,毫不畏惧,跟着党一起在探寻爱国真理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团队在江上青烈士像前默哀致敬,团队成员立志以江上青烈士为榜样,学习江上青烈士将毕生的精力和宝贵的生命投入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中的精神,爱国志存于心中,照亮前进的道路。
卢沟英烈,千古浩然气
团队成员欣赏封存的史料,江泽民同志的题字“英烈千古浩气长虹”赫然映入眼帘。团队仔细观摩了江泽民同志的题字,并进行激烈探讨。苍劲有力的大字使人追忆那段艰苦卓绝的时光。
团队成员结合卢沟桥事变的史料进行探讨,以史鉴今,为烈士墓奋勇杀敌背后的家国情怀和浩然之气所震撼,纷纷表示将永远记住和缅怀民族英雄们。馆内墙壁上有卢沟桥事变后,江上青同志发表的《卢沟晓月》等文章,团队成员仔细研读,在字字恳切的文章中重温那段抗日救国时期的激情岁月。江上青烈士歌颂将士们视死如归的态度,以拳拳爱国之情捍卫国土。将士们坚定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不仅震撼了正值青年的江上青,也震撼了多年后的团队成员们。
卢沟桥畔的一声枪响,全民族空前觉醒,浩然之气是支撑全民族奋起反抗的中坚力量,也是现在新一代青年的毕生追求的精神导向。
兴文救国,精神永流传
卢沟桥事变后,江上青和陈素等人发起组织的“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在江上青的积极倡议下,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成立了。江文团走出扬州,奔赴延安,沿途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纪念馆工作人员向团队介绍到,当年江文团足迹遍布苏、皖、鄂、豫4省17县市,行程1800多公里。江文团以演讲、话剧、绘画为武器,控诉日军罪行,宣传抗日救亡。江上青就是擅长演讲的杰出代表。纪念馆工作人员绘声绘色向团队讲述:“经过长途跋涉,江文团抵达抗战要塞六安县。当时居住条件极为简陋,但江文团心系抗战,根本就顾不上这些,他们抓紧时间组织排戏、练唱。”团队还了解到,每次剧幕开演,江文团高唱着《大刀进行曲》中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游击队之歌》“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时,台下观众的情绪立刻高昂起来,千百人放开喉咙共同高唱。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情绪激昂,模仿演唱了《游击队之歌》。
江文团的宣传处处充斥着抗战时代的红色文化,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红色精神为江上青等同志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一直激励着无数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9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