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回洛古仓,重回隋唐盛世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沁·禾

为探究黄河流域的粮仓文化,深入了解古粮仓,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沁·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位于洛阳市隋唐洛阳城遗址的回洛仓遗址继续开展“于长河之际,筑万家仓廪”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图为沁·禾团队成员与回洛仓遗址工作人员合影 工作人员 摄)

团队成员在到达回洛仓遗址后,与遗址内相关负责人进行交谈,并对回洛仓遗址内已发掘的仓窖进行参观调查。在对粮仓地窖调查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对栗、黍、稻等粮食的种类建立更深的认识,学习古粮仓储粮的相关知识,例如粮仓的建筑方式和防潮技术以及太仓、正仓、军仓等种类的划分。

(图为团队成员阅读标识通讯员刘怡薇摄)

通过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了解到回洛仓的建造方式,在生土上挖一个外直径十六七米、内直径10米至12米、宽约3米、深1.5米至2米的环形基槽;对基槽进行夯打,从而形成一个坚实的仓窖口;在夯打后的仓窖口内挖一个深约10米、口略大于底的缸形仓窖。

这样建设成的粮仓外围的基槽就像一个“保护罩”,使内层的仓窖更牢固,先进的建造方式使回洛仓在成为隋朝时期的“国家粮仓”。而在唐朝 ,回洛仓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不利影响而遭到废弃,如今考古发现仓窖内近千层的淤泥堆积,从侧面证实了回洛仓无人为回填迹象属于自然废弃。

(图为回洛仓遗址通讯员刘怡薇摄)

在回洛仓遗址中,共有120余座用绿篱标识的仓窖,这些仓窖都并未发掘,但保护措施较为完善。实际上,考古人员共探出仓窖220座,整个仓城仓窖大致有710座,是目前已知隋唐时期粮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图为未发掘的遗址通讯员刘怡薇摄)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偶遇来自洛阳博物馆的调研人员,在与其进行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对回洛仓建筑结构的作用,防潮技术的运用,古粮仓的发展历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向调研人员提出在实践中产生的疑问。调研人员的解答,使得团队成员对于回洛仓以及隋唐时期粮仓的认知更加深刻。

(图为团队成员与洛阳博物馆调研人员交流通讯员刘怡薇摄)

最后,团队成员针对实践取得的成果,对随行游客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采访的过程,使得团队成员对此次回洛仓遗址实践的收获与感悟更加深刻。

(图为团队成员对游客进行采访通讯员刘怡薇摄)

此次参观走访对回洛仓遗址进行细致的考察调研,对隋唐时期古粮仓的发展建设展示具体的认识和见解。为随后团队成员参观现代粮仓进行对比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更加深入的了解黄河流域粮仓文化的重要性与历史意义。沁·禾团队对于黄河·粮仓的社会实践内容更加深入,探讨黄河文化与粮仓发展,沁·禾再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9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院宣法团: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法制宣传

马院宣法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法制宣传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月3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各成员围绕今年通过实施的《民法典》开……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 切实关注民众利益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切实关注民众利益7月3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宣讲团组员在各自家乡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一份…… 符蝶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 为民普法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为民普法7月29日,距离洛师法律宣讲小组成立以及活动展开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在这一周时间里,各小组成员依据实际情况就近进行法律宣讲活动,用最朴实和简单的…… 徐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 让法律深入生活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深入生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使我国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张栩栩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7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实地了解乡村人民所面临的法律难题,积…… 魏思怡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让法律走进生活

让法律走进生活7月26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法团各成员在家乡进行《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通过与群众进行交流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拉进…… 邝诗懿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 落实普法宣传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 落实普法宣传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三下乡】“二一之夏”实践队--潺流虽细,能汇聚成河,塑造城市形象,需你我同行。
“二一之夏”实践小分队队伍成员吴宇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本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文创卫,美丽化州”的初心,于2021年7月20日早上加入到了化州市红袖章河西分会北岸服务队,并积极参与了河西街道北岸社区周…
走进回洛古仓重回隋唐盛世
回洛仓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中国大运河”的核心组成部分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属于黄河流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粮仓为探究黄河流域的粮仓文化,深入了解古粮仓,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沁…
走进现代粮仓,一览大国建造
为继续了解粮仓文化,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沁•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新郑市中央储备粮新郑直属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调研。公司相关负责人员王博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正在建设的粮仓。负责人王博首先为我…
走访调研促发展,服务群众办实事 ——西大信息学子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西北大学信息学院党委分党校“红心争优”社会实践团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落实,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7月19日至20日,以“走访调研促发展,服务群众办…
“深入老区学辉煌党史,身进芷江传革命精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站
“深入老区学辉煌党史,身进芷江传革命精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7月19日,小队成员们来到了湖南抗日纪念馆参观学习。纪念馆的气氛也比较庄重,小队成员的心情也比较的沉重。纪念墙上的照片,控诉了…
探漕运水路,思粮仓兴衰
为继续了解黄河流域的粮仓文化,“沁·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沿着漕运水路一路向西,来到了洛阳,参观洛河漕运文化公园,继续开展“于长河之际,筑万家仓廪”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图为沁·禾团队成员合照路人…
体悟黄河文化,探讨精神内涵
为了解黄河文化,深入剖析黄河与粮仓之间的关系,提升团队成员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认识,“沁·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10日来到郑州惠济区黄河生态文化公园开展了以“于长河之际,筑万家仓廪”的…
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西大信息学子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走深走实。7月17日,西北大学信息学院党委分党校“红心争优”2021社会实…
近乡情切——新时代背景下聚焦乡村振兴,担当青年责任
曲师学子三下乡——新时代背景下聚焦乡村振兴,感受家乡发展变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归去来兮实践队于7月21日至23日在泰安市泰安彩阳包装有限公司、东营市利津县、滨州市惠民县、德州市平原县腰站镇后槐村五…
江苏学子三下乡:追思革命英烈,汲取精神滋养
7月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凝时代力量,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扬州市江上青纪念馆。在本次活动中,团队深入了解江上青烈士探寻真理的励志经历,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