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5日,集美大学“集智远航”实践队先后来到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远海码头和厦门国际班列有限公司的中欧中亚国际班列集货中心进行参观学习,体验“魔鬼码头”与中欧班列的魅力。(通讯员 苏珊)
新形势孕育新机遇,新跑道谱写新篇。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发展和集装箱业务量的不断增长,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跑道上,许多港航企业不断探寻发展的新机遇。其中,厦门远海码头围绕着“提效率,增效益”的目标,不断在硬件上扩大规模、在软件上持续更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厦门国际班列的开通,体现厦门充分发挥“海丝核心区”的优势,朝着成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的目标不断前进。
伴着阳光,载着期待。上午九点整,实践队一行抵达中国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码头。实践队通过观看厦门远海码头的宣传片,了解远海码头自动化建设情况。厦门远海码头和合作伙伴基于5G技术自主研发“无人集卡”,采用差分高精度与多传感的融合技术,实现自动识别避障。此外,远海码头还将5G技术应用在轮胎吊远程控制、岸桥远程控制、智能理货、司机行为分析、智能安防等场景,实现码头的全自动化运作。
短片结束后,远海码头行政综合部总经理范志伟和商务总监吴朝阳为实践队介绍了远海码头的作业特点和设施设备的运作情况并细致地解答了实践队成员们提出的疑惑。接着,实践队一行在范总的带领下来到了远海码头的现场,戴上安全帽的队员们站在岸桥侧下方,切身体验到了自动化码头作业现场的宏伟场面,感叹于无人集卡的自动化、震惊于码头作业的智能化,同时也对数智化带来的码头巨大变化有了新概念,对数智港航的发展有了新感悟。
最后,实践队跟随范总来到远海码头的中控室。在这里,由全国首支自动化“巾帼班组”员工负责对自动化无人堆场以及固定吊的作业进行人机分离、智能化的安全远程操控,工作人员只需点击手中的鼠标、轻轻按下面前的按钮就能操作,龙门吊甚至能实现一对多操控,不仅减少了码头人工成本,更能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员作业环境,保障人员安全。目前,厦门远海码头只有部分桥吊实现了远程操控,仍有许多桥吊司机还须在高空的操作台上“弓着腰、低着头”进行作业,造成这种局面除了成本高的原因,还受传统码头的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可见,码头数智化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
上午十一点整,实践队赶往下一站——厦门国际班列有限公司的海关监管仓库进行实践调研。在这里,赖经理为实践队介绍了中欧(厦门)班列的基本情况:在班列路线方面,开通了中欧、中俄、中亚三条线路,每条线路的发车时间不同,实现了每天都有一趟班列从厦门出发,扩大了厦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在辐射区域方面,覆盖了东亚、东南亚的近洋地区,实现了“海丝”与“陆丝”的无缝衔接;在运输时间方面,中欧班列的相比海运缩短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大幅节约了时间成本;在贸易方面,中欧“安智贸”项目铁路航线的开通,为厦门对欧贸易建起绿色通道,进一步深化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在国际过境业务方面,开展来自台湾地区、东南亚等地集装箱货物的过境运输业务,推动国际中转业务在厦门港转运。这些方面的部署和成效不仅体现了“海丝”与“陆丝”重要性,还为厦门建设“海丝核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厦门远海码头作为中国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拥有全球领先的傲人技术和经济效能,其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做出的成功尝试对其他传统集装箱码头升级换代具有示范作用,对建设数智港航也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厦门远海码头这种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开拓创新的积极态度对于实践队队员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中欧(厦门)班列的开行,让实践队深刻体会到铁路运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多种运输方式结合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海运市场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中欧班列的作用更加突显。
至此,实践队一天的调研暂时告一段落。本次调研,实践队队员们走进码头和场站现场,直面生产作业第一线,体验自动化码头带来的卓越成效,感受中欧国际班列在互联互通与全球化贸易往来的巨大优势,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
青春不止,步履不停。“集智远航”实践队学在路上、思在路上,将持续为厦门数智港航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1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