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三个学院的7位同学组成的重庆市暑假社会实践人文社科团来到重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开展志愿活动。
19年年底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不仅带来了人类命运的考验,更加突出了白衣天使逆行而上、勇于奉献的可贵精神。不论春秋冬夏,他们一直坚守;不论白天黑夜,他们始终如一。这次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开展的志愿活动队员们亲身参与到问诊引导、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中,让队员们亲身感受到了他们的不易与付出。
“检验科、超声科、放射科、内镜中心、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这些词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实践团成员们来说非常地陌生,但谁能想到几天之后他们就将这些词和他们的功能与分布位置都烂熟于心。在领队医生的指导下队员们各自负责一定区域,就诊断流程进行引导。其实这些问题都很简单,大部分都是“这个检查在哪做”、“某某科室在哪”、“这个机器怎么操作”、“在哪开发票”等,这些问题其实在他们的导检单上都写得很清楚,但由于来医院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不清、不识字,或是因为病情紧急不知所措。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往往会使患者大半的时间耽误在看病的路上,急诊患者甚至会因为这些不便利而耽误病情。有的医院开有问诊台,里面有护士提供导诊服务,但很难精细到每个科室每台机器,科技的发展虽然便利了问诊环节,但也给医院最大的患者群体——追赶时代的老年人,造成了更多的困惑。我们的志愿服务虽然简单,但硕大的岛屿也离不开凝聚成其的每一粒沙子,我用我的小影响,帮助每一个需要的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1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