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粮仓建设相关知识,深入探寻大国粮仓,沁·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4日下午来到新郑市中央储备粮新郑直属有限公司考察学习。
经过事先与相关负责人联系沟通后,队员们于14日下午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新郑市中储粮粮库,进入粮库前负责人王博向队员们讲述注意事项,为确保队员们的安全,每位队员都佩戴头盔。负责人王博向队员们介绍到:中央储备粮新郑直属有限公司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设立的专门负责油脂油料经营管理的专业化公司。进入园区队员们被巨大的圆柱形粮仓所震撼,并为其专业化管理而赞叹。
负责人王博带领队员们来到施工办公室,向队员们展示整个园区的俯瞰图,并详细介绍了每块区域的名称、结构及其作用。王博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整个储豆、产油、储油、销售流程,及选址特点。队员们通过向他提问了解到,粮仓有专属铁路线直达,大豆和产品都通过铁道运至港口,并通过水路运送至全国各地。水路运输运输量大,劳动效率高,物流成本低,这也是古今粮仓都与黄河与漕运不可分割的重要原因。而生产所剩豆粕则运往养殖场作为食料,在去年的疫情过后粮仓第一时间投入运作运输豆粕,以保养殖户降低损失。队员们纷纷为大国粮仓的担当点赞。
图为负责人王博想队员们展示整个园区俯瞰图 刘怡薇 摄
负责人王博通过比对粮仓的建造图纸,结合粮仓的实际建设过程,为团队成员细致讲解了粮仓内部各个部位对于粮食储存的作用。队员们根据所学知识对粮仓提出一系列的疑问,负责人王博也为队员们一一详细解答。据负责人王博介绍,现代粮仓的建造设计主要分为两种——浅圆仓和平房仓。浅圆仓占地面积小,储粮量大,适合黄河流域等粮食储存需求搞得地域,队员们纷纷表示沿黄河所见的粮仓的确都为圆筒状。队员们还了解到而储存的粮食种类不同,建造粮仓所选用材料也不同。该园区大部分为浅圆仓,据负责人王博介绍园区中的一个浅圆仓的容量能达到一万吨,整个园区预计储粮十万吨。队员们聚在窗前观察高大的粮仓,不禁发出阵阵惊叹。
图为队员们参观建筑图纸 刘怡薇 摄
队员们查阅资料得知,粮仓内部的储粮工艺,一般对于温度和通风的控制要求较高,现代粮仓内部的检测系统采用智能化监测。通过询问负责人王博得知,温感装置从锥顶直至至仓底以实时监测粮仓不同高度的温度湿度,每个粮仓还设有智能通风系统实时检测氧含量,在办公楼内的监控室里,可以监控到各个粮仓的温度及通风监控数据,实现粮仓储粮智能化管理,定期由检修人员到仓内检修。团队成员结合之前实践中学习到的回洛仓的建造技术,针对粮仓通风问题,提出参考古粮仓建于地底的方式来解决通风不良的问题。王博也指出,地下粮仓温度低,氧气含量低,透气性更好,现在许多专家正在研究地下粮仓这个新的方向。
随后队员们近距离参观粮仓施工现场,据负责人王博介绍为加快速度缩短工期,他们采用两仓施工同时进行的方法。他向队员们展示前六个仓的建造过程,几天之内一座座高大的粮仓拔地而起,队员们纷纷赞叹不愧是大国粮仓,不愧是中国速度。虽然,因施工正在进行较为危险部分队员们无法深入施工现场,但远远望去以能感受到大国粮仓的气势恢宏。面前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粮仓,队员们深感在当今各国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青年一代肩上责任之重。
图为队员们近距离观察粮仓 刘怡薇 摄
此次在新郑市中央储备粮新郑直属有限公司进行的实践中,团队成员收获良多,对现代粮仓的建设产生更多的兴趣,并与之前参观回洛古仓所了解的知识进行对比,了解到现代粮仓与古代粮仓建造技术的不同,充分体会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差异。在探索黄河文化与粮仓文化交融的联系之中,“沁•禾”仍在路上。
图为沁·禾社会实践团队于负责人王博合影 刘怡薇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1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