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 对话龙山卜纳洞脱贫致富带头人妻子周亚容:白云深处有人家

来源:湘潭大学 作者:李春波 张恩艳 蒋

#三下乡# 对话龙山卜纳洞脱贫致富带头人妻子周亚容:白云深处有人家

(指导老师:龚鑫,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李春波 张恩艳 蒋晓珂)

远山绿水,云海翻滚,大路蜿蜒,一片翠绿深处,孕育着卜纳洞村人的脱贫梦想。2021年7月13日,实践团在卜纳洞李菁华书记和米远固副书记的带领下,从村活动中心,脚踩宽敞的硬化路面,伴着沿途美丽风光,来到了彭吉武夫妇的家中。

葡萄迎人,事迹感人

站在木屋门前,首先映入团队成员眼帘的是一串串青色的葡萄,悬挂在藤蔓上,圆润可爱,在微风中摇曳,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进入屋里,周亚容赶忙拿出板凳,招呼成员们坐下休息并热情地邀请实践团自行参观自己家的葡萄园和蜜蜂养殖基地。参观结束后,在大家意犹未尽的阵阵欢笑声中,团队成员开始了对她的采访。

采访开始时团队成员就发现,周亚容没有小拇指和无名指,她对此却不甚在意,一边擦拭板凳一边耐心回答成员们的提问。她回忆说,在脱贫致富的这几年中,她曾得过一次大病,这对当时产业还未成形、急需人力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打击,但是她还是咬牙坚持,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与丈夫互相勉励,努力操持着自家的产业。

“可能是习惯了苦日子吧,那段时间再苦再累,我俩谁也没有抹眼泪,就是埋头苦干。我老公这人性格好,我性子比较急,有时候会埋怨,但他也不生气,反倒是安慰我。”

创业维艰,苦尽甘来

在开始种葡萄养蜜蜂之前,周亚容和丈夫对于怎样才能脱贫致富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种植烤烟。当时交通落后,没有直通家门口的车路,肥料、工具、产品等全都靠人工搬运,从山下背至山上非常费力,于是他们产生了“修路”的念头。

“但是我们请不起挖掘机,请不起工人,只能自己一锄头一锄头的挖,唯一的机械只有一辆农用车。”她无不感慨地说道。当时乡民们还笑她,笑他们不知要挖到什么时候。殊不知人定胜天,这路总算是被他们夫妻俩修出来了。

无奈天意弄人,又是种植烤烟,又是挖地修路,她又一次积劳成疾。在周亚容养病期间,家里的农活都落在了丈夫身上。尽管生活困难,但是农作物在彭吉武的悉心栽培与照料下,产量愈发可观。终于,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销路愈发多样,产业的知名度也日渐上升。他们夫妻俩在农忙时节,会雇用村里的农民打理果园,这也为乡亲们提供工作岗位,实打实的为村里办事,为脱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助力成为卜纳洞脱贫事业的巨大动力。

殷殷嘱托,萦绕耳畔

随着擦洗板凳的声音越来越小,实践团的采访也在她的追忆中接近尾声。最后周亚容再一次表示,在国家的脱贫政策的对口帮扶下,他们俩夫妻探索出的致富道路,不仅是自己的致富路,更希望是全村人民的致富路。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她希望实践团多多宣传,将这份事业做大做强,带动全村人巩固脱贫成果。

实践团离开这个葡萄小屋,回望时,夫妻俩依旧站在门前目送,他们朝实践团再一次挥手。在这短短的几小时采访中,实践团的报道和采访,寄寓着想过上好日子的夫妇的初心和期许。这一点,让成员们倍感自豪。

习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激励全国人民:无论是在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写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我们也始终坚信我们能巩固脱贫成果,我们能实现乡村振兴,我们更能把我们的生活过成金子般的日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遵义会议在党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精神延续至今,成为了人们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强大精神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七、八次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31日讯(通讯员汪祥)在历史的长河中,遵义精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发扬遵义会议精神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11日电(通讯员汪祥)2025年3月6日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在开学后,回顾过去的六次工作,并且预祝后续工作顺利10月15日,星火遵忆宣讲团正式成立,随即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宣讲…… 汪祥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工大学子返乡,“我把工大带回家乡”宣讲引热潮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0日电(通讯员刘锦睿)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我把工大带回家“活动号召,赴安徽省濉溪中学对母校学生宣讲工大风气。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桑榆”新圈绘暖景,青春相伴递温情

2025年4月25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德孝养老院举办了主题…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最新发布

光阴电台述传奇,英雄家书传薪火 ——文学院快乐星球队开展 《光阴电台》、《英雄家书》特色
2021年8月3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快乐星球队开展了《光阴电台》、《英雄家书》等特色课程,别开生面地用新思路、新形式讲述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陈敬文别出心裁地用“光阴电台”的形式讲述了鲜为人知的模范少年…
土地小分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我们暑期时间小分队一放假就踏上了去唐山南湖旅游景区的调研旅程,六个小时的火车虽然有些许的疲惫,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小分队对进行调研活动的热情,经过一晚上的调整休息,在第二天我们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唐…
逃离舒适区 ——唐山南湖·开滦调研心得
六月末,国际庄十分燥热,恰有点儿浴火的意思。我总想,要做出点改变吧,总要逃离自己的舒适圈的。所以“三下乡”的通知下放的时候便动了念头,所幸也和队员们一起争取到了机会。于是放假后第一天,我和我的…
西北农林科大赴佛调研队开展调研
为深入了解佛坪县养殖业的发展状况,确保调研的普遍性,使调研结果更加准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赴佛坪调研服务队继续开展本次…
湘大学子对话湘西龙山卜纳洞村民 | 与岁月,共白头
湘大学子对话湘西龙山卜纳洞村民|与岁月,共白头(指导老师:龚鑫,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王慧李邦锋蒋晓珂)2021年7月14日上午,艳阳高照,山路蜿蜒。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暑期赴湘西龙山社会实践团抵达湘…
河地大学生走进南湖,探索城市棕地巨变
河地大学生走进南湖,探索城市棕地巨变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为响应校团委《2021年暑期“体验省情、服务群众”社会实践活动》有关文件精神,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一班…
关注水产养殖 助力脱贫攻坚
为深入了解疫情对中小养殖业的影响以及疫情后养殖户的经济复苏情况,响应习总书记“实事求是,精准扶贫”的号召,7月31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六名队员所组成的赴佛坪调研服务队到达佛坪县开展此次…
2019年社会实践体验心得
回想起这半年,自己已然是一名实打实的大学生了。来到岭师的这半学期,自己真的觉得自己当时的选择是没有错的。因此,我也参加了今年的寒招活动,为自己母校的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选择。时隔半学期,回到自己…
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体验心得
以前并不知道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然而经历这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在车间,我所做的工作类似于流水线,主要职责是将手机电子零部件拼装成型。因为流水线生产的调配,我…
岭师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体验心得
寒假进入制品工厂打工,一是打发寒假的时光,二是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也可以赚点零花钱,尽量让父母为我少出一点钱,也能够让自己去体验打工的辛苦,父母的辛苦。现在寒假要进入尾声了,我也该从工厂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