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感悟:踏寻红色足迹,感悟红色精神
导语:
江河万里,七月的丰碑耸立不朽;神州大地,一百年的党史辉煌灿烂。建党百年之际,为寻访革命先辈的初心,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汲取信仰的力量,我跟随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重走革命路线团队于7月24日至7月25日前往安庆参观陈独秀故居和邓稼先故居,缅怀先烈,落实调研和考察工作。第一天团队集合,做足前期准备。第二天团队前往目的地,切身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正文: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不比有经验的队员,我的心情自然是激动又兴奋的。7月25日上午八点,团队共同乘车前往第一站陈独秀故居。陈独秀故居位于陈独秀故乡安徽省安庆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如果问我对陈独秀的印象,以前我只知道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竖起了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对当时的我来说,他只是历史书上的一个考点。看完《觉醒年代》之后,我对仲甫先生有了更深刻和更客观的了解,这也让我对参观陈独秀故居更加向往。刚到达目的地,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故居离市区约10公里,不仅气势磅礴,风景优美,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团队首先参观了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在陈列馆内,陈列着陈独秀早期革命活动的史料,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对陈独秀的历史评价。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陈独秀在百年前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辉煌事迹,那一刻教科书里的人物仿佛“活”了起来,变的生动形象附有灵魂。而陈独秀的坚贞不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大无畏精神,更是使我深深敬佩,让我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在陈列馆内,我还看到了有关陈独秀之子陈延年、陈乔年的介绍,这两位为了革命事业过早牺牲的革命者以及很多不知道名字的革命先烈们,他们一生探索拼搏,到死都还牵挂着未完成的事业和祖国的未来,他们值得被永远尊重和铭记。
从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出来往左转,我看到了高大的汉白玉牌坊,正面写着“独秀园”三个大字,两旁则是陈独秀书写的“民主”、“科学”四个大字。面对牌坊,是巨大的弧形的雕塑墙,雕刻着陈独秀的浮雕和澎湃的群众革命热潮。百年前仲甫先生富有激情的演讲仿佛重现眼前。在牌坊后的广场中央,高耸着陈独秀的雕像,我看到一位意气风发的革命青年,远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思绪万千,斗志昂扬。往前走,是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雕塑,背面刻着陈独秀1925年9月写的《敬告青年》的语录。团队怀着崇高的敬畏之心来到仲甫先生的墓地,向这位沉睡的伟人表达了沉痛的悼念。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这是陈仲甫先生对我们青年人的告诫,我们理应铭记在心并报以行动!
参观完陈独秀故居,团队马不停蹄的来到了第二站邓稼先故居。下了公交车,印入眼帘的便是邓稼先故居,这时我的脑海里闪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诗来。作为邓稼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座古朴雅致的宅子向我们诉说着他曾经主人的简朴与默默无闻,很难想象这里曾诞生了一个改变中国历史的伟人。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后宅正在检修中,我们只能看到邓稼先的寝居和墙上挂着的一些历史材料。短短三十分钟,我们就参观完毕。不过,在参观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叔叔,据说他是从北京而来,一路骑着电动车参观了很多红色革命地点,给团队讲授了很多红色背景知识以及分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他鼓励我们多去红色地点看看,感受伟人足迹,感悟红色精神。当我们询问他的姓名时,他笑着告诉我们:“名字不重要,你们叫我龙人就好。”这段“奇遇”让我深受鼓舞,受到了红色革命精神的熏陶。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该多实践多感受,汲取信仰的力量,传承革命精神。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时间虽短,但让我感受颇深。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和教科书里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加深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历史的车轮依旧在向前,我们依旧需要回首曾经,去缅怀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正是由于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和永不言弃,才造就了今日的中国,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革命文化,感悟红色革命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6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