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书读河海,人走三峡——长江三峡库区典型生态环境要素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演化分析实践团顺利

来源:河海大学 作者:渡月桥

2021年5月初,随着部分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文件的下发,这个夏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渐渐拉开序幕。5月27日中午12时20分,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于河海大学江宁校区笃学楼208开展,对暑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及要求进行了解释说明。项目选题主要分为红色中国行、志愿中国行和科技中国行三个大类,经由来自19级测绘工程专业的张吴斯琴、郑恒依和来自20级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杨亚楠三位同学商议并确定指导老师后,根据老师的选题建议,以志愿中国行之“长江大保护”为核心主题开展后续实践的实践团初现雏形。

长江大保护即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等要求开展实践调研。该团队立足长江库区,通过长江典型生态环境要素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演化分析助力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团队以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地学院)教授苏红军老师和助教常孝廉老师作为指导教师,由来自地学院19级测绘工程专业的张吴斯琴、郑恒依同学,以及来自地学院20级测绘工程专业的邓自礼同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杨亚楠、王昕怡、莫遥光、段馨妍和黄紫芊同学共八人组成。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成后,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长江上、中游流域地生态环境。三峡水库对周围地区气候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庞大的蓄水量改变了库区的地质环境以及水位变化特征。同时,三峡淹没土地、移民开发等因素对库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有降水、气温和土地利用等变化以及伴随而来的自然灾害,因此全面调查资源总量,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状况是三峡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可以抑制和缓解三峡工程带来的负面效应。

该项目将基于Landsat卫星长时间序列数据,对三峡库区25年来夏季的典型生态环境要素(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地表温度、不透水层覆盖度)进行遥感提取、反演。针对不同要素建立模型,得出研究时段库区内各生态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时空演化规律,并最终形成专题地图。项目包括三个部分,即:一、Landsat长时间序列数据预处理;二、三峡库区典型生态要素遥感反演;三、三峡库区典型生态环境要素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将依照三步流程进行:一、前期准备:7月12日至16日与指导教师进行线上会议梳理实践流程,对项目进行解读与答疑,获取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软件安装,确定人员工作分配,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二、中期开展:7月16日至29日进行问卷扩散填写并最终收集,负责ENVI软件学习的同学参考教程进行学习,并分别选取卫星图像对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率、植被指数和不透水层覆盖率四方面进行处理,完成地图的直观展现;三:总结:7月29日至31日完成问卷数据统计,团队成员各自总结自己的前期工作并汇总成果,负责文书工作的同学向实践部提交最终新闻稿。在三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项目已经结束,但对于其中细节的修正完善仍需继续,团队也会利用八月份的时间对地图进行进一步优化处理,汇总文字、图片资料尝试向其他平台投稿。

在实践进行期间,团队成员天南海北,且由于郑州水涝灾害以及南京疫情扩散等原因,团队预期的线下实践并没有完全开展,但已联系相关人员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城市规划局进行参观通过线上方式使成员进一步“实地”了解三峡大坝建成前后,库区地理环境及城市风貌的变化。

通过最终成果可以看出,三峡库区近16年来植被覆盖呈增长趋势且增长较为稳定,由于人类活动及地形地貌影响库区植被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距离沿江地区较远的北部和南部区域,由于维度、海拔和地表覆被情况,库区地表温度整体上表现出西南地区温度高,东北地区温度低的趋势。但是鉴于三峡地区重庆段气候长期处于多云状态,对不透水层要素提取带来较大挑战,成员提取归一化水体指数并对其做MNF转换,做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时,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小组成员只能制成归一化水体指数的专题地图,不透水层要素信息提取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此外通过问卷后台结果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变化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填写人群中仅5.7%表示经常关注政府下达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政策,72%表示偶尔关注,而超过20%的人不关注,落实到具体措施,则有超过半数人群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超过两成人认为库区近年生态环境变化不明显,而近两成人对此不了解。整体来看,有近七成人员对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江水淹没植被耕地及文物古迹、水库诱发地震滑坡、库区局部地区气温变化和影响水陆生物生存环境等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有85%的人员表示愿意参与进生态环境的建设。在所提建议中,表示希望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成为主流。

最后,本次实践针对大面积的三峡库区做长时间序列的多参数的综合生态要素分析,突出了研究项目的整体性和实用性,对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库区资源有着建设性的作用。为三峡地区的综合研究分析方向做出了一定价值的探索。在之后的时间中,该实践团队也将继续对参数提取效果不佳的方面进行研究,寻找新的突破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6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E路先行实践团采访黄安村党委书记孙广平及大学生志愿者杨敏
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汗水,每一点进步的实现都依赖于日复一日的付出。黄安村今日发展向好的趋势离不开村民和领导者的不懈奋斗。为感受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情怀,了解群众在乡村发展中的自觉性…
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采访及实践成果汇报会
8月2日,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在沂源县石桥镇黄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顺利举行实践成果汇报会,并对黄安村党支部书记孙广平和大学生志愿者杨敏进行专访。在采访过程中,孙广平书记首先介绍黄安村的发…
三下乡收获感悟:酷暑严寒 我们同在
七月,收获的季节。2021年7月,我参加了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这次三下乡,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我团队的名称是“火焰号”返家乡社会实践团。“火焰号”的寓意便是众人拾柴火焰…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
追寻伟人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号召,了解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感悟历久弥坚的百年初心,让青年学子在实践活动中厚植爱国情怀、坚定…
守望者义教队三下乡:诗词课堂——传承诗词文明,弘扬中华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文化作出重要阐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
三下乡——西农学子开展偏远乡村考察实践活动
2021年7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下乡队伍一行11人来到了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进行调研,调研活动主题是偏远乡村情况考察。早上八点半队伍到达村部,一进入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整齐的房屋,道路两旁是…
安财学子三下乡:走进蚌埠烟卷厂与乡村 实地调研污水处理现状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印发《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支持下,为了解城镇与农村的污水处理技术及乡村污水处理现状,安徽财经大学污水处理技术调研团于2021年07月…
三下乡感悟:山河已无恙 吾辈当自强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为追寻伟人足迹,体味革命历程,延续红色薪火,2021年7月,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重走革命路线团队的志愿者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安庆市大观区以及宜秀区展开了陈独秀故居以及邓稼…
安徽学子三下乡:实地感受王家坝精神
“真的太让人赞不绝口了!”团队队员郑智婷告诉记者。为扎实推进党史教育学习,7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队员跟随阜南县黄岗镇育蕾小学校长杨波一起走近王家坝,开展党史教育活…
记土木建筑学院“黄河专项”社会服务实践团队赴黄河博物馆参观活动
记土木建筑学院“黄河专项”社会服务实践团队赴黄河博物馆参观活动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12日电(通讯员耿圣林),7月12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黄河专项”社会服务实践团到黄河博物馆参观并学习有关黄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