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大学子三下乡:失落乡土,同舟共济

来源: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陆爱鑫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路上,我们不在是个孩子,我们在锻炼,在成长,跌跌撞撞,且歌且行。

此次的行程远比想象中要辛苦,7月17日早上就要乘坐高铁去黄山市,又乘公共汽车到达歙县,此时已经十一点多,又得等待前往深渡镇的乡际大巴,辗转几个小时,到达旅社时已接近下午一点。安顿下来后又是一阵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因为当时天气传阴,有下雨的迹象,出于安全考虑,最后还是决定先调查走访一下镇上的情况,第二天再去阳产村实地调研。实践队分为三组,分头行动,我和余远航一组,从深渡镇党建基地的平台一路向西走,与我老家的镇子相比,这里要寂寥的多,一路上都没什么行人,老人和小孩居多,年轻人很少。镇上的民居大多是徽派建筑,但经过演变,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后来越走越偏,似乎已经要进山里,就决定回去,回去的路上偶遇一处烂尾楼小区,看起来没有物业打理,楼前的平地上长满荒草,各种建材随意堆放,只有依稀的几户人家,显得十分荒凉。我于是有些感慨,城市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村镇的发展却跟不上了,这样下去只会恶性循环。

第二天早上正式前往阳产村进行实地调研,镇上没有通往阳产村的大巴,只能自己包车去,可见这里的交通情况不容乐观,如果没有一个便捷的交通,那么发展也无从谈起。我在与司机的闲聊中得知,司机从事这一行业已有20多年,每年五一和十一假期都会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但这次疫情对旅游业的打击很大。司机得知我们要去阳产村看土楼,诧异地说:“那些破房子有什么好看的”,这是一个不合理但在我意料之中的答案,或许在我们这个专业中,会把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看得很重要,但在普通人眼里,这些土楼可不就是“破房子”吗?远远没有高楼大厦有价值。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文化教育这一块,要走的路还很长。

去阳产的路很崎岖,一路上七转八绕,终于还是成功抵达村委,而阳产村还在更高的山上。村委只一栋小楼,村长和村委书记早早就在等着我们,经过一番简单的准备后,由我担任采访员,对汪书记和郑村长进行采访。从他们口中,我们了解了阳产村的人口数据和一些政策情况。

随后书记派专人将我们送往山上的阳产村,车辆慢慢驶过蜿蜒陡峭的盘山公路,公路很齐整,但是坡度很大,最夸张时甚至感觉要与水平面垂直,令我不由得感叹山区发展的不便。在朝阳被云彩遮盖前的最后一丝余晖中,阳产的土楼悄然地显出身影,我们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

下车,一方空地就是停车场。极目远眺,层峦起伏、云遮雾绕。将视线收回,在离我不远处的盘山公路旁,坐着十几位包着头巾、面色黧黑的妇女。此时将近早上十点,村口稀稀拉拉的有几名游客,村中有几位老人兼做导游,讲解费为30元,我们请了其中一位作为导游,她领着我们将整个阳产村先逛了一圈,其中我采访了她很多问题,对阳产村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阳产村没什么产业可言,工业不必多说;农业方面,没有田可种,只有玉米和茶叶;旅游业是黄山市的旅游公司在承包,村民有空时就兼职导游,三十块钱的导游费只能分到一两块,而且经常拖欠。定时会有面包车在镇里采买物资带到山上。村里的学校已经荒废,孩子会去镇里或县里上学。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土楼受损,修补的钱完全由村民自己出。村里条件差,自然留不住年轻人,于是他们全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只有老人,几乎都在60岁以上。而土楼里只住了极少一部分,很多人已经到徽州、到深渡镇去买了房子。现在一间土楼能卖几十万,很多人选择将土楼卖给外地的商人作农家乐。村民自己也尝试干起农家乐,但没有外地商人做的好,毕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顿时又陷入迷茫,来阳产之前信心满满地想要为传统村落的振兴作出贡献,但真了解了情况后,我才发现,这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能解决的,现实总是令人感到无奈。

最后,我们来到“阳产村土楼保护第一人”——郑小河老人的家中,准备采访他。初见郑老先生时,他的形象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一位普通的老农——头发花白,身着一件黑灰色短袖,西裤的皮带随意地系着,脚上踩着一双普通布鞋。他和队员们说,每天早晨他都会去往山里,去感受自然的气息,这样他才能写出一些东西。郑老先生非常博学,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任然精神抖擞,说起土楼来仿佛有无穷的精力,在他的娓娓讲述下,实践队员们的思绪纷纷飘向了土楼真正的内核——它的历史、它的经历、它的精神、它的灵魂。是啊,土楼是阳产的根,是中华古村文化的种子。文化的种子一旦毁灭,那么参天大树就成了无本之木,潺潺小河就成了无源之水。在与郑小河老人的交谈中,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第三天主要对阳产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拍照调研。阳产的每一间土楼上都挂着标牌,上有“历史建筑,xxx宅”,但我认为,这些工作还远远不够。政府要搞旅游业,就得用心搞,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几个香港商人买下土楼,改造成四不像的农家乐,放任他们宰客。农业也是如此,我们了解到,阳产的茶叶主要还是卖给小型茶叶经销商,各家各户零零散散,与集约化完全不沾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政府根本不在乎,你不能创造gdp,那就想方设法地把你给消灭。现在村里只有老人,年轻一代都不愿意回来,土楼的未来在哪呢?阳产村的未来在哪呢?我想这肯定不是阳产一个村子的问题,全国的农村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农村凋敝至此,必须下狠劲来解决。我确实能力有限,只能提出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乡村特别是传统乡村的振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重视起来!

最后,本次实践确实让我成长了很多,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真正的社会。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1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公管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举办第十次健美操训练

(通讯员林琼杰马雨朦李晓雪)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健美操复赛,确保她们能在比赛发挥出最佳水平,4月26日19:00,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以下简称“健服部”)在桃花坪篮球场举办了第…… 林琼杰 马雨朦 李晓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举办第九次健美操训练

(通讯员于佳瑶马雨朦许清丽)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健美操复赛,进一步提升健美操队伍的凝聚力和表现力,4月25日19:00,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以下简称“健服部”)在桃花坪篮球场举…… 于佳瑶 马雨朦 许清丽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文体部组织太极拳大赛第二次集体训练

(通讯员王一诺卢仪萍侯懿珂)为提升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太极拳大赛参赛队员动作整齐度,公管院文化体育部(以下简称“文体部”)组织参赛队员于4月21日19:00在桃花坪…… 王一诺 卢仪萍 侯懿珂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权益维护部举办第十六届“和谐之家”活动

(通讯员杨雨晴黄璐瑶朱滢)为促进寝室合作、增强寝室温度,创造共同的寝室美好记忆,4月20日14:00,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权益维护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北院田径场风雨长廊举办了第十六届“和谐…… 杨雨晴 黄璐瑶 朱滢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举办第八次健美操训练

(通讯员胡冰心王思媛刘佳嘉)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健美操比赛,培养健美操队员们的默契,4月19日19时,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以下简称“健服部”)在桃花坪地下跑道开展第八次健美操…… 胡冰心 王思媛 刘佳嘉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召开思想培训会

(通讯员刘梓宇黄子言蒲文博)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成员思想觉悟,增强学生会成员使命感,3月23日15时30分,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于景德楼中栋108教室召开思想培训会。本次思想培训以读书分享…… 刘梓宇 黄子言 蒲文博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例会

(通讯员杨澜涛刘雅雯刘校源)为加强部门间交流与合作,提高系统凝聚力,3月23日15:30,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学生会于景德楼中栋108教室召开学生会第二次全体例会。会议伊始…… 杨澜涛 刘雅雯 刘校源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公管院学生会举行宣传技能培训会

(通讯员蒲文博刘校源李晓雪)为提升学生会成员宣传工作专业化水平,3月23日15时30分,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于景德楼中栋108教室举办宣传技能专题培训会。本次培训由院学生会宣传…… 蒲文博 刘校源 李晓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开展学校第十三届“书香润理工·数智启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开展学校第十三届“书香润理工·数智启未来”世界读书日活动“最是书香能致远”,为营造馥郁读书氛围,鼓…

领航之声,逐梦同行——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青山区钢花村

领航之声,逐梦同行——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听总书记的话·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为深入学…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烈士,红心代代传承
本网讯随州8月4日电(通讯员张芝瑞)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正值建党百年,为了传承革命基因,加强小朋友们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心。8月2日,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驻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小岭冲村…
【三下乡】“二一之夏”实践队--“二一”的夏天,收获满满
“二一之夏”社会实践队伍的线上三下乡活动在队长巫嘉敏和副队长张希彤的带领下,于8月初完美结束。因为写稿的人对实践者实践的过程没有直接的感受,所以线上的三下乡活动支教和新闻宣传组相连实操起来是比…
接种大厅志愿忙,深入基层讯民情
2021年7月24日,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一针一剂总关情”新冠疫苗接种服务队在庐江县继续进行有关新冠疫苗的主题宣讲,志愿服务和相关采访活动。结束以后,小队全体成员平安回到合工大屯溪路校区,结束了两天…
蚌埠学子三下乡:微光成炬,共克时艰
2021月8月5日,正值小红薯国情社情观察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中,首先是针对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在吉林省通化市进行调研。该地曾是疫情高风险区,我们也带着对他们后续防控工作的期待来到了实地。在做了一系列保护…
打造“三色三课”安徽工程大学青年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行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7月初以来,由安徽工程大学青年讲师团成员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安徽省天长市,重点围绕乡镇民生经济的智能化、模块化主题,以“理论课堂”“互动课堂”“实践课堂…
安工程学子“三下乡”: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皖美旅行
历时一周的“三下乡”宣告结束,作为参与者和谋划者的我也感触良多。不仅深刻了解并学习了革命前辈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天长当地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优良民风,而且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学…
【三下乡】“二一之夏”实践队——书写实践之故事,传递奉献精神
8月4号,“二一之夏”实践队为期13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新闻组的工作也已结束,队伍虽然三下乡的活动很短暂,但新闻组的成员纷纷表示这段用字句撰写新闻稿、传递队伍三下乡精神的日子让他们收获…
在青春实践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很幸运,我有这样宝贵的机会加入基层理论“播种机”团队。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还不牢固,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还不干练,与其说是跟随团队深入基层调研宣讲,不如说是跟随学长学姐一路学习和提…
南财学子调研纪实:超长待机+新能注入,共迎延迟退休新篇章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南京财经大学“风之子”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江苏省各市展开了题为“超长待机+新能注入,共迎延迟退休新篇…
潮声调研队 |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查调研报告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查调研报告——基于惠来县当地游客与村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摘要:本次调研主要以资深村当地游客与村民为调查对象,对惠来县村民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了解情况及其了解过程中所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