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州大学“江苏民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实地调研江苏民歌,助力江苏民歌未来发展

来源:苏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马怡婷 程星 张婷 倪润梅

苏州大学“江苏民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实地调研江苏民歌,助力江苏民歌未来发展

7月18日,苏州大学 “江苏民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成苏州与扬州两个小分队,分别前往苏州市常熟市白茆镇、商业街、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扬州民歌民乐公园进行实地调研。

在对苏州园林、汉服等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之路进行了调研的基础下,文学院“江苏民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进而针对江苏民歌进行了实地调研、采访,意在为江苏民歌发展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

苏州小分队

白茆山歌流行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境白茆镇的传统民歌,是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愿意演唱白茆山歌的人越来越少。为复兴白茆山歌,让白茆山歌重新回归人民,两位成员来到位于苏州市常熟市白茆镇的红豆山庄进行调研、采访。

7月18日,两位成员来到了白茆镇,向居民们了解白茆山歌的现状。居民们都十分欢迎两位成员,尤其是退休在家的老爷爷老奶奶们,都十分热情地回答成员们提出的问题,并主动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关于白茆山歌的故事。一位修缮花草的老阿婆十分感慨,通过她的讲述,成员们了解到,老阿婆年轻时,镇里大部分年轻人都会唱白茆山歌,但由于后来工作的越来越繁重,这项娱乐活动便逐渐式微。阿婆讲述时,语气中充满了对过往放声歌唱白茆山歌生活的怀念、对如今白茆山歌不再流行的遗憾。

随后,成员们来到红豆山庄的市场策划部,受到了周晓敏女士的欢迎与接待。周女士热情地接受了成员们的采访。通过周女士生动而又专业地讲述,成员们对红豆山庄和白茆山歌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加体会到居民们无奈的心情以及市场策划部对复习白茆山歌的努力。

采访周晓敏女士

来到白茆山歌馆后,成员们在运营经理王平的介绍下,由讲解员张晓婷带领,进行了沉浸式的山歌体验。馆内设有山歌资料陈列室和音像室,系统地反映了白茆山歌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成绩。成员们在浓厚的民歌环境与文献资料的展示中,细细感受着白茆山歌从良渚文化以来的久远历史。

导游张晓婷女士

白茆文化站站长沈建华听闻实践团队的到来,热情地前来欢迎成员们的到来。沈先生是一位白茆山歌的传唱者,也是一位69岁的老人。沈先生向成员们阐述了自己对于白茆山歌传承所面临的困境的无奈,以及对于未来推广传唱白茆山歌的规划与信心。语气中饱含辛酸,又流露出复兴白茆山歌的坚定信念。沈先生还主动为成员们演唱了两首白茆山歌,成员们被沈先生的表演所折服,连连惊叹并鼓掌叫好,真正感受到了白茆山歌的铿锵有力、饱含民风民俗等特点与美感。。

沈先生正在演唱

白茆山歌馆前合影

同时,苏州小分队的另一位成员选择了人流相对来说比较密集的商业街作为采访地点,对路人进行了关于江苏民歌的采访。

受访的一位阿姨提到,她有听过老人唱江苏民歌,很有韵味。对于江苏民歌未来的发展,阿姨觉得可以多和短视频平台合作。之后又采访了阿姨的女儿,了解到初中的音乐老师会教一些江苏民歌,小妹妹觉得江苏民歌很有意思,很好听也很好唱,自己课后也听过不少江苏民歌。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年轻人认为,江苏民歌可以加入一些流行元素以更多的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还可以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的活动等方式来扩大印象力,也可以出一些周边产品、文创产品等。成员了解到,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人都听说过江苏民歌,但真正了解过的人占少数。

采访路人1

扬州小分队

扬州小分队的成员分别前往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扬州民歌民乐公园,进行了关于扬州民歌的实地调研。

扬州民歌民乐公园以发源于江都的亚洲民歌、中国民歌、江苏民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邵伯锣鼓小牌子等民歌民乐为表现素材,用园艺手法来展示“民歌民乐之乡“独有的文化魅力。

通往公园的长廊上陈列着关于扬州音乐以及扬州民歌的文化知识,让成员们直观地了解了扬州民歌的相关知识。走进园内,随处可见包含民歌特色的雕塑建筑。公园的景点命名也是源于部分民歌的名字。整座公园成功将文化展示、体育运动和生态休闲三大功能融合,是文化产业化视域下江苏地方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优秀范例。

扬州民歌民乐公园

针对扬州民歌,成员们对部分游客进行了采访的。大部分年轻游客对扬州民歌不甚了解,比较熟悉的只有茉莉花等广为流传的民歌。部分年纪较长的游客对民歌有较多的了解,但也表示近年来更多了解的还是流行歌曲。一位受访者表示:“现在一般很少听民歌,但许多民歌经过改编后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就是有的听上去更像流行歌曲,缺少了民歌的味道。”由此可见,扬州民歌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还是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长的游客对民歌有较多的了解,但也表示近年来更多了解的还是流行歌曲。

采访路人2

通过一天的社会实践,我们更加切身感受到了白茆山歌等江苏民歌的魅力,也深感其面临的生存困境。因而结合我们此前对苏州园林等世界文化遗产的调查,我们希望可以结合政府、传承人与普通民众的力量于一体,开辟一条利于整个江苏民歌的生存道路,让民歌文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考研大满贯宿舍聆听她们的考研经验一、宿舍成员及上岸院校2……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了聊城大学2025年五四表彰暨“青春榜样”宣讲会。传媒技术学院……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解读恋爱信号 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

为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价值观,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4月2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607开展了“解读恋爱信号,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动。……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技术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广播体操比赛

为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水平,彰显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4月19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南田径场举办了2025年广播体操比赛,传媒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此次…… 荆煜轩 王雯萱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主持,邀请到优秀志愿者……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宣讲活动

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热情,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月23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开展了西部计划宣讲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传媒技术学院202……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青春筑爱 颐养同行”志愿服务活动

为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月22日,传媒技术学院于颐乐家园养老院开展了“青春筑爱,颐养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传媒技术学院第七届青…… 荆煜轩 刘玺诺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积极参与“‘就选山东’起航齐鲁”聊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

为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强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贯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通道,3月20日,聊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于东校区原世纪大道承办“‘就选山东’起航齐鲁”聊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红色歌曲教学 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开展“红色歌曲教学”课程活动
红色歌曲教学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开展“红色歌曲教学”课程活动2021年7月28日14:30—15:10,由华南师范大学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开设的课程“红色歌曲教学”准时进行。课程开始,讲师林俊杰用提问引入课堂的主题…
白糖溶解,内有乾坤
白糖溶解,内有乾坤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开展“影响糖溶解的原因”课程活动2021年7月28日10:30到11:00,由华南师范大学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开设的科技知识普及课程“影响糖溶解的原因”准时进行。以白糖为例,通…
小小不倒翁,大大科学梦
小小不倒翁,大大科学梦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开展“口罩物理知多少”课程活动2021年7月28日9:50—10:20,华南师范大学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宣教组成员梁文浩给众多小朋友们开展了科技知识普及课程“小小不倒翁”…
承科学精神,立报国之志
承科学精神,立报国之志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课程《逆流而上的科学勇士》2021年7月26日,为帮助学生增强对国家建设道路不易的认识,铭记科学家们的伟大功勋,坚定理想信念,四进成员陈丹玉通过介绍革命年代…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课程《走进体育世界》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课程《走进体育世界》2021年7月27日14:30—15:20,为提高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了解奥运会的历史与背景文化,介绍我国的奥运知识与运动健儿的辉煌成就以及学习基…
“三下乡”进行时|计量学子的绿色乡村行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化肥、农药、禽畜养殖粪便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土壤、水层、河道、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面源污染由…
实地调研江苏民歌,助力江苏民歌未来发展
实地调研江苏民歌,助力江苏民歌未来发展——文学院“江苏民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对苏州园林、汉服等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之路进行了调研的基础下,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民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苏州与扬州…
合肥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探访悠悠古村 发扬传统文化
2021年7月26日,合肥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考察队来到了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池河镇,参观定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池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状况调研。作为中国梅白鱼之…
暑期社会实践支教篇(终) |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时光飞逝,两个星期的支教旅途很快走到了终点。回想起刚来时的画面,一切都好像发生在昨天。在短暂的支教时光里,我们的心向五龙村小学的孩子们不断靠近。在这个温暖的夏天,感谢遇见。温情的告别由于河南省…
苏州大学 “江苏民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探究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之路,助力江苏民歌未来发展
探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之路,助力江苏民歌未来发展——文学院“江苏民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江苏民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在如今这一新时代中,江苏民歌似乎陷入了发展困境。受众小、认知不足、传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