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助发展,智慧服务促振兴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19日电( 通讯员 刘沛锦)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要深入研究中国国情、针对小农生产的扶持政策,加强社会化服务,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化发展轨道。为此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心系“农”情实践队于7月19日赴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对当地的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多元化家庭农场、个体农户进行调研走访,深入调查当地农户土地种植的相关模式与方式,并实地调研小农户对当前土地托管模式的看法与观点。
7月19日下午,实践队员同指导老师首先来到了寒亭区固堤街道流河三村种植大户朱常来的家中,朱大叔家中三台无人机,两辆联合机,还有一系列机械设备。朱大叔向实践队员介绍到:“我们几个人联合建了合作社,流转了五百多亩地,大规模机械耕作,还申请了多个国家重点项目,有国家补贴。”在随后与朱大叔的交谈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每家每亩土地按季来说,粮食产量1200斤左右,机械化耕种每亩需要花费150元左右,农药成本每亩100元左右,化肥成本每亩300元左右,成本相对较高,但对于大规模耕作成本相对减少,节省人工费用。
除此之外,实践队员走访流河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的几十名种田散户和大户(合作社)后,发现当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中,40岁以下的很少,20多岁的几乎没有,都外出打工了。40-50岁的种田人大都是种植大户或合作社成员,仍在坚持一家一户种田的传统农民基本都是50-60岁的老人。这些传统农民中,有的认为自己除了种地也干不了别的,把地租出去的那点租金解决不了问题;有的认为自己种粮自己吃可靠放心,给多少钱也不往外租。他们对土地流转的看法是一致的,就是等自己将来实在干不动了再说,这种情况在农村仍普遍存在,是土地流转短时难以跨越的障碍。或许,未来5-10年,50岁以上的传统农民将逐渐退出农业生产,更多的土地经营权会集中到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手中。
为了解当地农户的土地经营模式和种植情况,实践队员们分为三队分别前往流河三村、流河四村进行问卷调研,前往流河三村的实践队员了解到当地大部分土地被合作社的少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而承包,而其余拥有少数土地面积的农户农作活动也较为清闲,除农药喷洒的活动需要自行劳作,其余农作活动现已全部由机器运作。但经过问卷调查同学们发现,机器运作也有弊端,农村土地不平整等导致现在只能依靠人力、畜力种植的土地因传统农民退出而撂荒。
随后,实践队员实践队员在流河四村村书记带领下前往参观多元化家庭农场,农场里有大棚,有露天土地,有小面积果树。实践队员在采访农场主人时了解到目前农场占地400多亩,大棚占地五亩左右。农场主向实践队员介绍:“我主要是小麦和芹菜交叉种植,经营方式不同于传统方式,但每个农场主都有自己的种植经营方式,我们有专门的蔬菜接收点,不会有存货现象”村书记也激动地告诉大家,“年轻人为了乡村振兴,关了公司,回来农村,带着大家一起干,人人都有工作,收入也更高了”队员们随后参观了农场的浇灌方式与收获成果,深切感受到现代化农业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之处,以及家家户户收获带来的喜悦之情。
通过一天的走访调研,实践队员了解到农村土地流转受多重因素影响,面临着重重阻碍,仍要经历一段长期的过程。因此,研究确定土地承包方与经营方的利益平衡点,针对不同利益主体创新政策扶持的方式方法,通过政策调节增强农民流出土地的意愿,提高种植大户流入土地的积极性,促进土地合理、有序、快速流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7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