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课程“一南一北,合为一家”
2021年7月30日14:30到15:10,由华南师范大学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开设的文体兴趣类课程“一南一北,合为一家”准时进行。
由于参与本次活动的小朋友除了来自广东本地的,也有来自吉林和陕西的,因此四进永和服务队结合这一特点专门开设本次课程,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南北差异,充分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文化多样性,促进同学们未来与其他地域的同学实现更好的文化交流。
讲师王芷珊首先用《晏子春秋》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这一现象引入南北差异,并用一段5分钟的快闪视频带领同学们初步领略了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美丽风光,激发起小朋友们的兴趣与热情。
随后讲师王芷珊以地形气候、花草树木、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南北差异。
在地形气候部分,讲师王芷珊运用“图片+视频”的方式说明了南北之间的区别,并且用地球仪辅助小朋友们理解纬度的概念,形象且准确。
在花草树木部分,讲师王芷珊用小游戏的形式和小朋友们进行互动,让同学们通过辨认图片加深对南北不同作物的认识。除此之外,讲师王芷珊还对比了南北常见植物,使同学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植被上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在饮食文化部分,讲师王芷珊多方面讲述了南北两地在饮食方面的异同,从“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到“南方吃汤圆,北方吃饺子”,同学们对于多种饮食上的不同也是深有感触,纷纷在互动讨论区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
最后,在风俗习惯部分,讲师王芷珊选择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春节为例,在年俗上指出了南北的差异,并且以丰富多彩的图片为整个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课后,除了将课程相关视频分享到微信群,讲师王芷珊还布置了作业,希望小朋友们通过画画或者文字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知道的南北美食或习俗,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方方面面的南北差异。
撰稿人:王芷珊
初审人: 邱淑辉
复审人: 李染梦
终审人: 唐小煜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
2021年7月30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1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