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和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着实提高乡土品牌的知名度,极力拓展乡村产业的发展渠道;同时本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让“三下乡”实践队员步入田间,切实感受田间劳作的辛苦的初心,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莓”你不行实践队赴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的蓝莓湾进行实地调研。
“小”蓝莓成就“大”产业
与当地联系人交接后,负责人向实践队重点讲述了当地蓝莓产业最初的产业结构设计及种植人员培训工作,展示了近三年以来的蓝莓种植成果。负责人带领实践队员到达产业化规模最大的蓝莓科技实验田――“莓”好时光公司进行参观调查。调查发现,当地的蓝莓种植经济成本一直秉承着节约、绿色的生态观念。采用以色列特色的喷灌、滴灌技术,更好的节约水源。地面保湿保温技术采用黑色保温薄膜进行地膜覆盖,推动了不打农药的北疃蓝莓的长远发展。实践队队员们也见识到了先进农业科技在农田的实际应用,并惊讶于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赞叹中国农业科技的蓬勃发展。
“小”蓝莓串起乡村振兴“大”梦想
在创业者李春雷的蓝莓园里,经过采摘的一颗颗蓝紫色的小果子又重新缀满枝头。晶莹剔透的果实,紫中泛红,令人看着垂涎欲滴。在望不到边际的园区里,有很多农户开始采摘了。
今年是他自己做蓝莓的第五个年头了。五年前,经过深思熟虑,李春雷决定乘上陈疃镇发展蓝莓产业的东风,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蓝莓的生长周期较长,头几年投出去的钱见效慢,但是李春雷没有放弃,慢慢的蓝莓开始有了不错的收益,李春雷开始扩大规模。
随着蓝莓产业的不断发展,露天蓝莓的产量已经不能满足供应需求。李春雷跟上发展潮流,陆续发展起了蓝莓暖棚和冷棚。
“这样拉长了产业链,从四月份开始,暖棚的蓝莓下来了,五月份的冷棚蓝莓,六月份的露天蓝莓。”李春雷说,这样一年三个月都有蓝莓可以吃了。
一年三个月的蓝莓收获期,但是最忙碌的还是每年六月份露天蓝莓成熟的时候。因为露天蓝莓的种植面积最大,每年的这个时候,李春雷都要雇不少村民来园中帮忙采摘。
访问种植现状,探讨发展之路
离开蓝莓种植园,实践队员随同产业负责人去到蓝莓产业加工厂。对乡村振兴特色蓝莓产业加工展开调研。进入加工厂,映入眼帘的便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横幅。实践队员对产业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就产业发展现状,未来目标等问题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提问,负责人告诉实践队员,蓝莓产业初期定位于多元化产业共同发展,综合当地实际全面发展的特色产业。“蓝莓养殖、产品加工、跨省运输等等都是我们现在所涉及到的业务”,产业负责人面带微笑,坦然说道,脸庞之上,不无骄傲。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离不开网络,当地人很注重互联网与特色产业建设的结合,依托当地优势,努力实现村民增产增收。通过网上销售、宣传等方式,打造广为人知的蓝莓特色产业。
“把蓝莓吃干榨尽”
除了采摘蓝莓,蓝莓园一年四季都需要有人打理。据实践队员了解,附近村中的妇女们,成为了这里的“园丁”。在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的道路上,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蓝莓的酸甜味。在这里,蓝莓不仅仅是蓝莓,它可以是蓝莓饼、蓝莓干、蓝莓馒头、蓝莓酱、蓝莓酒、蓝莓蛋糕等,只有大家想不到的,没有陈疃人做不到的。
当地流传这样一句话,“把蓝莓吃干榨尽”,其便最能体现陈疃人的豪情。
除了深加工外,陈疃人的品牌意识也让印象深刻。如今,国内种植的蓝莓品种主要来自国外,但陈疃人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和国内知名院校专家教授联手研发了更适合本地生长的本土品种,且已经通过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认证。这种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值得实践队员学习借鉴。
此次的蓝莓湾之行,实践队员真切的体会到了蓝莓湾的风土人情和北疃村村民人的热情淳朴,“蓝莓之乡”在村民的真诚努力下已经成为了金字招牌,北疃村也因此取得了乡村振兴的巨大成果。国家政策好,积极鼓励乡村振兴,当今中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百姓也必将受益其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1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