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土地托管制度,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4日电(通讯员 项小桐)“十四五”计划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为深入了解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探究土地托管制度的贯彻落实程度,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心系“农”情调研队于7月16日抵达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思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展开调研。
深入企业访谈,聚焦土地托管
16日下午,调研队员抵达思远农业公司总部,白经理介绍说:“我们思远农业的发展定位为标准化、社会化、信息化企业,从小型创业公司到全国遍地开花,我们的理念都没有变过,就是服务于社会。”成员们了解到,思远农业采用六化三标准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业务涵盖广泛,是标准的的社会化服务机构。随后,企业相关人员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该地区土地托管制度落实程度,队员们发现,该地区仍有不少农户对现代化农业有排斥心理,仍沿用以前的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我们的目的就是落实该地的土地托管制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让农民都过上好日子。”相关人员说。
深入数据分析,探索土地托管效益
紧接着,思远农业总经理白京波通过具体数据和介绍,使调研员们进一步加深对思远模式的认知,了解到思远农业在土地托管各方面对农村的服务都达到了显著成效。“当地农药、化肥、用功投入不断减少,我们的全国大数据平台显示,通过思远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均每亩减少投入1300余元,产值增加9000余元,亩增效益10000余元。”白京波介绍到。通过思远农业总经理的介绍,成员们了解到,思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03年投身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以来,可谓是成果丰硕,给小农户带来了看得到的好处。设施、农业的总效益增加,耕地质量显著提升,污染得到改善,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等等的社会效益不断显现,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为该地乡村振兴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调研队员还了解到,思远农业通过将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农户需求,采取精准扶贫-信用合作的模式,切实落实每一个农户的需求。思远农业使手机变成新农具,运用科技使农户在家就可以眼观全界,耳听八方,落实到农业种植的每一个生产步骤。“农业科技化发展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用大数据服务农业生产顺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让现代科技为农业发展服务为我们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使得该资源的流转更加灵活自由。”白京波说。
体系发展完备,土地托管仍存难
受到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以及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逐步积累,土地托管、农业智能化发展要想深入人心是长期且持续的工作,第三条道路发展“任重道远”。
思远农业通过系统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工作,真正实现了让政府放心、农民省心、合作社自身健康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友好及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白经理的阐述,调研队员了解到,虽然现公司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已经基本完备,但仍存有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
土壤污染严重、农村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等问题是农业现代化转型不可避免的阻碍,要想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踏实走好每一步路。
此次对于土地托管制度的调查研究,使团队成员们在支持农业转型发展的同时,辩证的看待其中出现的问题,理性思考、全面分析,更加明确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与国家农业发展政策接轨,掌握农业发展态势,紧跟时代热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5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