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历史的大门,我们来到了刘公岛。
故事很轻灵:一群遇险的渔民绝望地在海上飘零,突然在狂风巨浪中发现一座美丽的海岛,并受到一位自称姓刘的老翁的指引和救助。后来才发现这位刘公是一位仙人,心怀感激的人们把威海湾内这座峰峦舒婉,植物茂密;有鹿群结队,有鸟语花香的岛屿尊敬地称为“刘公岛”,以纪念在这座岛屿得到的庇护。刘公岛地势北高南低,北坡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是奇观;南坡海滩绵延,水清沙洁,是悠闲。岛民耕织打渔,和睦相邻。自古,刘公岛都是人们心目中的“海上桃源”。
不知不觉间,前进的游船缓慢停泊下来。是的,我接近他了。这是一座凸显热情善良顽强不屈中华儿女伟岸形象的海山;这是见证中华民族由繁荣到屈辱再到复兴的土地;这是一个体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绵延不息的岛屿。
入岛以后,首先映入眼帘让我震撼的是雄伟的邓世昌手拿望远镜远眺海疆的雕像,他坚毅的目光里摄出杀气,更饱含捍卫每一丝国土的决心。敬畏之心,在我心底油然而生。我们于是首先去了甲午中日战争博物馆,历史很沉重:晚清,当时中国最强的近代海军——“北洋水师”以刘公岛为基地成立,实力曾一度排东亚第一、世界第六,后因清庭腐败而没落。公元1894年(农历甲午年),日本海上入侵中国清朝,北洋水师愤起反击,爆发震惊世界的“中日甲午海战”。1895年,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等民族英雄战死刘公岛,清军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丧国辱树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进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加之我们思想腐朽,根基不定,最终战败,使我回看目前的中国,是无法相信的,对日本的痛恨扎根心底,不觉有一股隐隐作痛之感。回想起,大门外那块巨铁,好像重重压在我的心上。
之后我们探索了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内收藏展示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济远号前双主炮、“济远”铁锚、英国皇家海军训练用鱼雷等海底出水巨型文物,北洋海军将士委任状、望远镜、指南针、怀表等珍稀遗物,使观者重温历史,睹物思人,炮台上复制的甲午战争时期克虏伯大炮,外观逼真,功能齐备,可以操纵演练,再现北洋水师辉煌历史。“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直面失败,永不忘国耻。一百多年后的现在,刘公岛恢复了详和宁静,威海人民重新把刘公岛经营成“海上桃源”,并以甲午战争遗迹为基础,修建“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叠加于“中国第一个海上森林公园”、“首批国家海洋公园”,使刘公岛的意义浓郁非凡。之后中国,也就是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强大,“天鲲”试航、“嫦娥”奔月、“北斗”棋布、“鲲龙”出水、港珠澳大桥通车、主场外交发出中国声音等等,细数着国家这些成就,令人心潮澎湃。在展厅中我看到了昔日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看到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对比一下,历史永远不会被掩盖,思想永远不会被控制,因为血迹不会淡,百姓的冤魂也不会散,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不屈不挠的,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探索,不会忘记平型关大捷,不会忘记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也不会忘记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不会忘记每一个不畏侵略,用智慧,用勇气,用一颗爱国之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中华儿女。当我缓缓离开最后的展馆时,我就知道这次没有白来,中国,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心里不觉有一种自豪感,对比刚刚看完甲午中日战争博物馆后,心里舒畅许多。
随后,我们回到了出发点,拖着疲惫的身体,吹着海风徐徐归来,那一串串历史仍然在脑中回荡。
历史重现,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历史精神在这次刘公岛之行尤为显眼。胜不骄傲,败不气馁,居安思危,革新进取,这就是自强不息。现在,中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彰往察来,自强不息的历史精神,将转化为巨大的力量,推动这一宏伟事业不断前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5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