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北工业大学“乡村振兴,支智先行”社会实践队赴蒲城县椿林镇石道村开展支教与调研活动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作者:李云鹏

西北工业大学“乡村振兴,支智先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蒲城县椿林镇石道村开展支教与调研活动

通讯员:李云鹏 曹旭晗

7月中旬,“乡村振兴,支智先行”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十四名成员,跨越一百六十余公里,在指导老师张澄的带领下抵达蒲城县椿林镇石道村。为期十五天的支教与调研活动就此展开。

在来到石道村的第二天,实践队成员们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招生宣传工作。大家在学校的门口设置了报名处,轮流值班,各司其职,备课、宣传、招生,忙而不乱。似火的骄阳也抵不住当地家长孩子们的热情,仅一天时间内,来自石道村、山西村、敬母寺村等周边村庄家长们纷纷前来热情询问,当地的家长也特地为实践队的成员们送来自己家腌制的咸菜和鸡蛋。村民们的质朴和热情让所有成员很是感动,大家也立志将自己的青春与奋斗融入此次支教活动中,不负学校与老乡们的殷切期望。

在文化课设置上,实践队成员因人设岗,通力协作,语数外科学分工,大小班灵活分配,做到知识回顾与作业辅导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习题讲解相兼顾,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此外,为丰富课程内容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除文化课外还设有民乐、国画、舞蹈等兴趣课程。成员们各展所长,宫商角徵羽,吹拉弹打传播民乐魅力;皴擦点染勾,纸墨笔砚体会国画精髓。其中,实践队成员曹旭晗同学向小朋友们讲述、表演了民族传统乐器二胡,并简单介绍了其他民族乐器及民乐团的各个组成部分,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民乐火种。

实践队成员帅帝兆同学为孩子们启蒙国画基本笔法,没有宣纸、没有笔墨,就用水彩笔画出水墨丹青绘成锦绣山河,带领孩子们领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国绘画艺术。支教期间,文化与实践相融、音乐与美术共鸣,展现了艺术之美,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充实的假期、丰富了多彩的童年。

“过去我们是老师的孩子,现在我们是孩子的老师。”十五天的支教生活,最难忘的,是责任,是感动,是孩子们好奇的眼睛,古怪的问题,也是最后分别时孩子们的依依不舍。当大家站在讲台上,孩子们的一声声“老师好”让实践队成员体会到这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担当与责任。

在支教如期进行的同时,实践队成员也通过学生访谈、家长走访及实地调研学习等形式展开有关乡村教育的调研,以此探究乡村基础教育建设发展现状,从供给侧发现、解决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7月23日下午,张澄老师带领实践队成员一行八人前往此次调研的第一站——蒲城县教育局。蒲城县教育局副局长黄志俭、办公室主任蒙文斌以及基教一股股长崔富强等领导对实践队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实践队成员就当地留守儿童、农村适龄儿童入学,乡村教育信息化推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蒲城县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在不同层面均有政策保障支撑,但乡村教育同时还面临许多问题,任重道远,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7月26日下午,实践队前往此次调研的第二站——渭南市教育局,就基础教育问题进一步深入调研,渭南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科长庞文红热情接待。实践队成员就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人才引进以及城乡间师资流动等渭南市基础教育方面的问题,与教育局分管业务的同志进行了充分交流探讨,深入了解了渭南市教育局颁布的诸多优惠政策以及各种创新做法,同学们也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据了解,西北工业大学“乡村振兴,支智先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已经是第五年来到蒲城县石道村进行暑期支教及调研的实践队。自从2016年第一届支教营来到石道村进行暑期支教以来,为当地孩子提供支教的暑期实践就宛如一支接力棒,一届又一届延续至今。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为乡村教育尽一份力、发一份光,“乡村振兴、支智先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5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为环卫工人送早餐,暖胃又暖心
为了给每天忙碌于大街小巷的环卫工人送去诚心的慰问和感谢,表达我们对环卫工人工作给予的肯定和感激。7月13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传承雷锋精神,我为社会做实事”党史学习实践团成员们前往舟山…
与你同行 ,爱忆留存-- 关爱身边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与你同行,爱忆留存——关爱身边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4680。500。110。3。这是一组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部分数据。据统计,全球约有4680万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我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有500万人…
巢湖学院三下乡:全心全益,萌芽向阳
大学生网报马鞍山7月20日电(通讯员范明倩)为了丰富山区孩子的暑假生活和课业生活,7月10日至7月21日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全心全益,萌芽向阳”支教团队在马鞍山和县城南中心小学完成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活…
湖北大学生宣传爱鸟护鸟,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8月2日上午,为营造爱鸟护鸟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公众关注野生鸟类资源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个人实践人员姚思淼首先前往唐山市大清河盐场野生动物救助收容站进行…
接种新冠疫苗,共建安全屏障
为使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尽早形成人群免疫屏障,积极响应国家提倡全民接种政策。7月2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传承雷锋精神,我为社会做实事”党史学习实践团成员们前往东管庙社区调查社区中商户…
“学党史 悟思想”--“青春天使”精英宣讲团
8月5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青春天使”精英宣讲团在宣讲活动结束后迎来了第一天总结报告。通过宣讲,队员们认识到了宣传党史的重要性,也对当下党的政治工作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针对于不同的对象和群体…
到达西泰山村,观光小分队出击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7月17日电通讯员:李鸿运)今天是豫北美丽乡村旅游扶贫调研队活动的第三天,经过好几个小时的辗转,我们团队终于到达了著名的西泰山村,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期待,纵使赶路过程中大雨…
学习雷锋同志,传承雷锋精神
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雷锋同志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7月12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传承雷锋精神,我为社会做实事”党史学习实践团成员们前往教学楼169教室集中观看学习了《离开…
淮师学子三下乡:“无限晴空--特殊儿童关爱志愿活动”
【导语】烈日骄阳抵挡不住最炙热关怀。2021年8月3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无限晴空——特殊儿童关爱志愿活动”暑期实践团队在队长朱南南的带领下,由8人组成的团队在安徽省淮南市儿童福利院开…
感恩相遇,未来可待 ——记疆来有你支教队结营仪式
【山东大学8月2日讯】(通讯员:董雪桐)8月2日傍晚,伴随着结营仪式的召开,我们疆来有你小分队的支教活动也正式结束。听着郝校长和队友们真挚的发言,熟悉的声音和流程令我忽然有些许恍惚,仿佛再次回到了…